发布时间:2024-01-24 04:58:29 | 飞卢网
考试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省(区、市)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D、E等级为不合格,具体比例由各省(区、市)根据基本教学质量要求和命题情况等确定。
扩展资料:
考试成绩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要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成绩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具体要求和使用办法由各省(区、市)及高校确定。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学生跨省(区、市)转学时,应由转出地省级主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接受学生的省(区、市)对用于高校招生录取使用的科目等级成绩进行具体转换确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a、b、c、d是指选修科目的成绩等级,大学录取有自己拦的等级。本一的都要2a,本二本三的就要求低一点,但必须是1b1c。如果语数外的分达到录取线但选修等级没达到还是不能录取的。另外,等级划分是根据整个省的比例划的。
物理在新政中满分100分,然后考生需要从它和历史中选一门考试,之前是理科生必考物理,采用的是等级赋分。历史和物理同理,改革前是文科生必考,改革后在物理科目中任选一门考试。化学、生物、政治、地理改革前是考生只需选择1门进行考试,改革后需要选择两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