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过哪些医学翘楚?

发布时间:2024-01-16 20:09:11 | 飞卢网

飞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过哪些医学翘楚?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过哪些医学翘楚?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过哪些医学翘楚?

王雪茜--科研、教学、临床兼顾

北京中医药大学 走出去的优秀翘楚不胜其数,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最近因为采访接触到的一个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雪茜老师

王雪茜 是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 “沈氏女科”第二十代传人 、全国名老中医 王庆国 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以及全国名老中医 刘景源教授弟子 ,致力于探索经典方剂的现代应用。

在这次采访中老师提出认为在中医经典的理论其实很多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我们现在去理解它,有的时候觉得似难非难、似易非易,觉得他说的道理很浅显,但是依旧惊讶于为什么古人能够想出来这么精妙的道理呢?老师对于科研,对于 中医基础理论 ,对于中西医之间的结合的看法都有很深刻的看法,也在提示我们作为一个中医学子,在这条学医之路上应该刻苦坚定的方向。 飞卢网

老师谈起自己是如何学习、综合理论,如何学习中医经典,中医经典对我们大学生的意义,经典方剂如宝库般的重要性以及经典理论在她的科研中的奇妙印证。听完这些,我不禁思考对于学习和背诵反复的枯燥的学习进程后,才有融会贯通,灵活自如。中医药,从来都不是轻松容易的。

正如王雪茜老师所言, “中医之路是我们将要走的一条光荣但充满险阻的道路“ 。中医典籍浩如烟海,思想更是涉及方方面面,纵横数千年,我们宛如初入海洋的小船,跌跌撞撞,但又无比谨慎的采撷古人的智慧来填充自己。

我谈这次采访的内容和感受,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通过老师们身上对于中医学习和科研的严谨,在中医之路上的不断探索,感受我们作为一个中医人的责任和方向。

(以上图片来源于本次访谈的视频截图)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过哪些医学翘楚?

我想研究药或别的能治疗癌症等疾病方法,在大学中什么专业是学这方面的?

1、您说的这个情况太宽泛,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专业;
2、如西医的医学、药学等专业,中医的医学、药学等专业;
3、医学主要是学习临床知识,毕业后可以当医生。药学主要是学习药理、药效、药品的生产、科研等,毕业后可以在药厂做技术员,也可以到研究所做研究员;
4、如果您真有这样的志向,最好要有医学和药学的双重知识,既要有临床经验,又要有科研的条件;
5、可以先在本科学习医学,毕业后做两年临床再去读硕,读硕时学药学,毕业后去研究所搞科研,再读博,再深入的搞科研,用10至15年的时间,一定能有所成就。
祝您心想事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过哪些医学翘楚?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两部分组成。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建设,现肿瘤防治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医疗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已居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尤其是广东省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心现有员工1519人,病床数1051张,设有23个 临床、医技科室,22个机关职能科室,1个实验研究部。年门诊量逾30万人次,出院人数达26000人次,手术8460例,医疗业务量均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首个抗癌药物临床实验研究基地(GCP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广东省抗癌协会的依托单位。
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的医教研队伍,其中有高级职称人员170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36人,硕士生导师73人,在读研究生351人。中心的多个学科发展居国内领先水平,是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放疗专业委员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的副主委单位。中心于1998年率先在全国推行肿瘤单病种首席专家负责制,组织制订各大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方案,可为广大肿瘤病人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在教学方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全国,尤其是广东省培养了大批的肿瘤专科人才。中心是国家级医疗继续教育基地,自1964年起卫生部委托开办全国肿瘤临床医学进修班,已为全国培养了3000名肿瘤专业技术人才。
中心作为我国较早建立的癌症防治机构,“十五”以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对研究人员推行PI制,实行“滚动、竞争、开放”的体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共获得各级科研课题资助344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计划及“973”计划项目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5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一等奖各2项;中心自行研发的低熔点铅挡块技术、适形照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放射治疗;国家Ⅰ类新药重组人内皮抑素腺病毒抗肿瘤注射液已完成Ⅰ期临床实验;生物工程人工食管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此外,中心被国际上的SCI期刊收录发表论文数也逐年增多,主编的核心期刊——《癌症》杂志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亦与日俱增。中心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合作单位,2003年与全美实力排名第一的安德森癌症中心(M.D.Anderson)结为姊妹医院,与瑞典、日本、法国、英国等世界先进的癌症防治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
周边公交(肿瘤医院站):224A 224 283 518 夜18 夜38 185 261 2
(执信路站):
(执信中学站):112 16 192 221 223 225 535 550 63 夜15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过哪些医学翘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过哪些医学翘楚?”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