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6 11:28:49 | 飞卢网
学业水平考试是中国大陆一些省份对高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检测。考试科目及难度设置因各省份教育政策而不同。
高中学生共考查十门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包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都必须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考试。九门学科分为三部分:语文、数学、外语是高考必考科目,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政治、地理是学业水平测试科目。
也就是每一个高中生必须在物理和历史中任选一门,然后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一门,作为自己的选修科目,以确定自己高考的五门学科,对于所有学生而言一共有八种选择方向。以选修物理生物的学生为例:他最后的高考科目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而化学、历史、政治、地理为他的必修科目,在高二下学期(一般在3月倒数第二个星期的周末)进行学业水平测试,通常称之为“小高考”,技术科目的考查则在上一年12月完成。
高考的五门学科中,语数外是按照原始分数来计算成绩的,其中语文、数学必做题总分160分,外语120分(选物理的数学加试40分附加题,选历史的语文加试40分附加题)。学业水平测试中选修的两门学科和四门必修科目也是按照等级来计算的。
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的等级划分比较简单:90分以上为A等级,89-75为B等级,60~75分为C等级,60分以下为D等级,没有比例限制,每得到一个A高考加一分 四个A加五分。而高考选修科目则是按照参加选修科目考试的总人数划定比例,前5%为A+,前20%(含20%)的考生为A级,前20%~30%(含30%)为B+, B为前20%~50%(含50%),C级为前50%~前90%(含90%),剩下的为D级,适当细化选修测试科目的等级,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试成绩的区分度,满足不同层次的高校选拔人才的需求。
从2010年起,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每获得一个A加一分投档,获得必修科目全部4个A总共加5分投档。
Q是有理数集, 但Q并不表示有理数,有理数集与有理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理数集是元素为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而有理数则为有理数集中的所有元素。有理数是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
有理数命名由来
“有理数”这一名称不免叫人费解,有理数并不比别的数更“有道理”。事实上,这似乎是一个翻译上的失误。有理数一词是从西方传来,在英语中是rational number,而rational通常的意义是“理性的”。中国在近代翻译西方科学著作,依据日语中的翻译方法,以讹传讹,把它译成了“有理数”。
但是,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其英文词根为ratio,就是比率的意思(这里的词根是英语中的,希腊语意义与之相同)。所以这个词的意义也很显豁,就是整数的“比”。与之相对,“无理数”就是不能精确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而并非没有道理。
飞卢网以上就是小q和大Q晋级是什么缩写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飞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