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江苏小高考生物如何通过

发布时间:2024-01-05 16:21:04 | 飞卢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江苏小高考生物如何通过相关的问题,今天,飞卢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江苏小高考生物如何通过

生物小高考的题目,大家过来帮帮忙~!

1,A个碱基对,m个腺嘌呤,根据碱基配对原则,那么就有m个胸腺嘧啶。DNA总共只有四种碱基,那么就有鸟嘌呤(A-m)/2个,胞嘧啶(A-m)/2个。
那么完成一次复制就需要有m+(A-M)/2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地二次就要【m+(A-M)/2】*2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第三次要【m+(A-M)/2】*2*2……第n次就要【m+(A-M)/2】*2的(n-1)次方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记到碱基配对原则和DNA复制大概既可)
2,色盲是X染色体伴性遗传,而且是隐性遗传。所以没有答案。如果把题目改成“可能不存在”那就只有D这个答案,(减数第一次分裂成次级精母细胞)
3,B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状况是2*2*23.就是说有23种形态。但是因为是男性,其一对性染色体形态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是23+1=24种

江苏小高考生物如何通过飞卢网

高考生物重点考那些章节?

1.以果蝇为材料的试题: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经典实验材料。作为“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明星昆虫”,已经先后有5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1次:1933年,美国遗传学家T.H.Morgan获得遗传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2次:1946年,美国遗传学家H.J.Muller证明了X射线能使果蝇的突变率提高150倍,同时,辐射也会引起染色体畸变。
第3次:1995年,美国生物学家E.B.Lewis和发育遗传学家E.Wieschaus以及德国发育遗传学家C.N.Volhard发现果蝇中的特定基因,并且表明果蝇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人类的相似之处。
第4次:2004年,美国科学家R.Axel和L.B.Buck,发现果蝇在嗅觉功能上有个特定的大脑区域。
第5次: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免疫学研究领域“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发现”的三位科学家。其中卢森堡出生的法国科学家J.A.Hoffmann发现了一种称为Toll的基因参与了果蝇胚胎发育,同时也在构建果蝇的防御病毒和真菌的先天性免疫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因此,在历年高考生物学命题中,果蝇作为几乎年年选用的命题材料,着重考查考生对“遗传与进化”主干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在近三年各种模式的生物学试题中,先后就有8次出现果蝇遗传学的问题,且考查的能力与要求都达到了最高层次。其主要的题例有:
2012年:天津卷-第6题、福建卷-第27题、山东卷-第27题、四川卷-第31-Ⅱ题、大纲版全国卷-第34题;
2011年:北京卷-第30题;
2010年:山东卷-第27题、四川卷-第31(2)题等。
2.以小鼠(或大鼠)为材料的试题
小鼠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实验材料,在近百年的遗传学研究中作出了不少贡献,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也有多项与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有关。
1900年,美国遗传学家W.E.Castle对老鼠的毛色进行遗传学实验观察,以检测孟德尔法则的正确性。1905年,法国遗传学家L.C.Cuéno发现,两个携带黄色皮毛基因的小鼠之间交配,其子代小鼠中黄色鼠和白色鼠的数量比总是呈现2:1.后来,Castle等研究确认携带两个黄色基因的小鼠出现致死。1909年:来自Castle实验室的C.C.Little,培育出了第一个近亲繁殖的小鼠株系――DBA.1916年:C.C.Little和E.Tyzzer发现同一株系小鼠间进行肿瘤移植不会产生排斥现象,但不同株系间的移植则会发生排斥反应。1921年:C.C.Little培育出遗传学研究中使用最广的C57BL的小鼠株系。随之建立了小鼠遗传学研究中心──Jackson实验室。1940年代:G.Snell发现了小鼠体内组织相容性基因,开辟了免疫学研究的新时代。G.Snell于1980年荣获诺贝尔奖医学或医学奖。1982年:RichardPalmiter和RalphBrinster等培育出转基因小鼠。1987~1989年:MartinEvans,OliverSmithies和MarioCapecch等对胚胎干细胞中特定目标基因进行失活,培育出第一只基因敲除小鼠。2001年:美国Celera公司测得包括DBA株系在内的4小鼠株系。2002年:RichardMural等人通过对小鼠16号染色体序列分析,表明约有80%的人类基因在小鼠基因组中能找到相应的基因。
2006年,美国科学家CraigC.Mello和AndrewZ.Fire,因发现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7年,美国科学家MafioR.Capecchi、OliverSmithies和英国科学家MatinJ.Evans,因“涉及使用胚胎干细胞进行小鼠特定基因修饰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9年,美国科学家ElizabethBlackburn、CarolGreider、JackSzostak,因揭示了“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0年,英国科学家R.Edwards,因发展体外授精疗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1年,法国科学家JulesHoffmann、美国科学家BruceBeutler和加拿大科学家RalphSteinman,因“发现了免疫应答的‘守门人’,从而彻底革新了我们对于免疫系统的认识”,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2012年,英国科学家JohnB.Gurdon和日本科学家ShiyaYamanka,因“发现成熟细胞可以重编程而获得全能性”,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由此,在近年高考生物学命题中,小鼠(或大鼠)也常常作为新情境材料,重点考查考生对人体稳态的机理和对遗传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的认知。主要的题例有: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1题;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0(2)题、北京卷-第29题、福建卷-第29-Ⅰ题;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9题、广东卷-第29(2)题、天津卷-
第8题、四川卷-第30-Ⅰ题;
2009年:山东卷-第27(3)题、广东卷-第31题、浙江卷-第31题、
重庆卷-第31题、四川卷-第30-Ⅰ题等。

江苏小高考生物如何通过

江苏小高考生物如何通过

我也是江苏的啊,今年高考结束。生物还是要先理解的,对着考纲把知识点弄懂,不懂就问老师。然后就读书啊,把老师发的讲义上的知识点背熟了,这都是死的东西,花时间就行,其次就是做题,也别自己课外花时间多做,就把老师发的作业认真做,做错的弄懂了。错题要经常拿出来回顾。
总之就是理解知识+读书背熟+适当练习+回顾错题。
我去年小高考的,重要知识点都忘了,很抱歉啊,帮不上忙,找老师吧,让他帮你画出来。
你只要过关,60分很容易的,加油啊。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飞卢网。
与“江苏小高考生物如何通过”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