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3 19:23:30 | 飞卢网
2023年山东高考赋分。
首先2023年山东高考分数是按照赋分计算。(因为该市属于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在2017年启动到2020年正式实行,所以2023年高考采用的是3+3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等级考试科目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山东新高考3+3模式总分及各科目分数:总分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从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六门任意选择3门,采用等级赋分,满分为100分,总分300分。
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哪些?
1、新高考第一批(2个)
首届新高考在2014年启动,其中包括浙江、上海等2省市,而2017年正式实行,采用的是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2、新高考第二批(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在2017年启动,其中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而2020年正式实行,采用的是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飞卢网
3、新高考第三批(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在2018年启动,其中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在2021年正式实行,采用的是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4、新高考第四批(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在2021年启动,其中包括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个省市,在2024年正式实行,采用的是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5、新高考第五批(8个)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在2022年启动,其中包括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在2025年正式实行,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2024年高职高考政策介绍如下:
1、高考总分计算方式改变
原高考是由语数外+综合(文理)构成,在2021年高考新政策下依旧是由语数外+自选3科构成。
自选三科不再评分而是按A、B、C、D、E五个等级进行划分,E等级为不合格。以参考人数和卷面得分为依据,原则上等级A的.比例为15%,等级B的比例为30%,等级C的比例为30%,等级D和等级E比例共为25%其中等级E比例不超过5%。
2、外语科目可以考两次
原高考外语科目仅可以考一次,现新高考政策下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选择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外语考试第一次考试安排在6月,另一次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时间安排;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测试。
3、合格性考试
原高考生需要参加会考,现新高考政策下改为合格性高考。合格性高考将不再评分,按合格与不合格呈现。
合格性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
考试时间:高一至高三每年6月和12月可以随学随考随清,可以多次参考。
4、综合素质评价
原高考生录取按分数、排名进行投档录取,现新高考政策下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并将具体使用权交给高校,是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高职提前招生中,高校将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选拔录取参考,纳入到综合评价内容;在统一高考招生中,高校可事先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具体要求,作为录取重要参考。
法律依据:《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高考听力什么时候考2024: 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将在每年1月8日和6月8日举行。
拓展资料:
高考听力是整套高考英语试卷中最简单的部分,是拿分点。有时不单单考察你的英语听力水平,同时还会考察你临场应变能力、猜题能力、记忆能力等等。高考英语主要考察学生听、写、读、译等方面能力。
然而长期以来,英语听力总是成为高分绊脚石,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功底足够扎实,词汇量足够多,口语足够流利,却为何偏偏听力成绩上不去?其实,这是由于平时对听力巡礼不重视的结果。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若想在考场上轻松应对,首先应注重平时的课下积累,其次是做到在考场上巧妙应对。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在听力题上不丢分、少丢分呢,同学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下手,在“读”中提高“听”的能力。
阅读是外语学习中重要的“输入过程”,也就是积累过程。有了足够的积累,才能有丰富的词汇及背景知识。在阅读时,应有目的地选择难易适中的相关读物。这样有选择性的阅读既能提高英语的分析能力,又能训练自己的思维。
同时尽量做到分类阅读,使题材和体裁多样化,避免单一的阅读。对学生而言,要加强“朗读”即出声的阅读,课本就是很好的材料。一些演讲名篇和短小精悍的英文也是诵读的好材料。
朗读和阅读一样,贵在坚持,不可间断。这样便会逐步解决语音辨别能力低、语流连贯能力弱、不同口音辨析能力差等问题。一般来说,英语听力测试主要是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这些问题大多以when,where,who,what,why and how等疑问词的形式出现。
该部分主要包括某事件的细节、数字与计算(时间、价格等)、地点与方向、身份与职业、计划与打算等。这些细节的考查往往以简短对话的形式出现,即两人之间“一问一答式”的谈话。由于这类对话长度较短,往往只播放一遍。
这就要求考生在解题时,应特别注意倾听第二个人的答语,以便从中捕捉到答题所需的信息。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飞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