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4 10:18:43 | 飞卢网
上结论:不能。
高一直接放弃物化生显然是不能的。
且不说理科思维对学习的帮助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老师从以下几点来说说,为什么高一不能直接放弃物化生?
一、确定将来的选科倾向
无论是3+1+2的新高考模式,还是传统的物化生、政史地的选择。
在高一学习初期还不能完全熟悉每个学科,也就不能确定学科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至少要学习2~3个月,深刻的认识学科特点才能对选科有自己的初步判断。
当然不排除同学们个人倾向比较确定。
我就是要学政史地,物化生一点不考虑。
那老师也不建议直接放弃这三科,毕竟学考还是要通过的。
虽然不影响你参加高考,但会影响高中毕业证能不能拿到。
对于这类同学,理科适当的分配精力,起码也要通过学考再说。
二、学习思维转变
很多同学都认为,文科背背背就能拿高分。
理科却需要搞清楚那么多方程式、公式、几何图形,完全不是一个难度。
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文科考察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记忆能力,如果真的这么简单大家岂不是挤破头也要进文科班?
高中学过文科的同学都知道,语文、地理、历史、政治这些科目想要拿高分。
哪一科不是反复的读、抄、记,然后在一字一句的加深理解。
有“灵气”、有感知能力,是学好文科的必要条件。
而且,文科理科其实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
知识是有体系的。
虽然考试体系分文理科,但是文科和理科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能说选择学文,再去学物化生就是无用功。
比如说,学习政治哲学部分,辩证法里有好多知识就需要理科知识来解释、支撑。
地理中很多是物理、化学、生物的知识,甚至还要用到数学的思维方法。
同样理科的内容需要文科知识去解释,比如说物理中有用到地理的天体运动,数学中要用到地球球体的概念。
三、未来选择的多样性
自新高考模式在全国陆续施行,理科组合的优势愈发明显。
下图是3+1+2模式下选科组合的大学专业可选择比例。
我们可以看到,在选择物理学科的情况下,各种组合的可报专业比例是远高于选择历史学科的。
往更远处说,可以咨询你的父母和老师还有身边步入社会的家人。
理科专业的就业和文科相比有多大优势。
所以老师还是建议:
00001. 高一现在刚刚过去一个月的时间,还是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科。好好体会各个学科不同的学习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
00002. 哪怕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习文科,理化生也要花些时间学好,起码要通过学考。
00003. 高一各科只会都处于入门打基础阶段。一般来说,合理分配时间同时学习所有科目不是难事,你的这个想法可能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在做出决定之前,还是要多方考量,认真考虑。
我是魏老师,高中学习问题欢迎与我沟通交流~
2022年浙江高考化学报考人数在八万人左右。
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三年级英语高考和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七个学科的选考,加上高二年级物理、技术、思想政治学科,试卷共达到173.2万份。
选考科目人数最多的是地理学科,约15万人左右。化学学科选考人数,约有8万人左右。物理学科选考人数,约有7万人左右。
浙江省“7选3”
浙江省“7选3”的选考方式大概率不会改变,但是根据新指引实施后的专业选科要求来看,2024届新高一的考生及后来者,理科考生物理+化学是头等选择。
是否选择生物,则要根据考生自身的学科优势以及对未来专业方向的把握考虑。如果选择医学类专业,最好还是回归“物 化生 ”,其余理工科专业则无要求。
文科考生对于选科最大的变化,应该在于是否选择技术学科的问题上。按照以往的专业要求来看,有一门技术,的确可以为文科考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但是指引要求取消了选考要求“或”的存在,那么技术这门科,或许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以上就是飞卢网为大家带来的高一新生能直接放弃物化生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