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9 08:27:34 | 飞卢网
湖南学考赋分标准如下:
新高考赋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
公式:(该区间高考最高分-原始分)÷(原始分-该区间高考最低分)=(等级赋分区间最高分-x)÷(x-等级赋分区间最低分)。
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赋分规则影响:
新高考下,赋分制度只是相对公平的一种制度,并不是绝对的公平。影响赋分公平性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试卷的难度,再者就是参与考试的人数。控制不同试卷的难度程度后,选择的人数越多,赋分的结果就越趋于合理,选择人数越少,偶然性就越大,赋分的差距就会很大。
在选考科目中,物理一科在等级赋分的学生认可度上具有显著性影响。选考物理的考生相对于未选考物理学生更倾向于不赞成等级赋分制:其他科目无显著性影响。由于调研学校均为传统重点高中,因而选考物理者的比例较高,达到50%。
认为高二与高三考生在学考与选考中一同考试、一同赋分不合理的学生,更加不赞成等级赋分制;不赞成高二、高三学生在学考与选考中一同考试、分开赋分的考生,也更加不赞成等级赋分制。
新高考赋分的换算公式图示如下:
一、等级赋分的规则是按照你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按照排名确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也就是说不管选考此科目的学生考多么低的分数,按照规则排名前1%的同学的成绩就是100分,计入高考最终成绩。
二、新高考等级赋分计算方法:
1.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的原始分是100分。
2.将每科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
3.A等级人数占总体比例的15%,转换到100~86的分数区间。
4.B等级人数占总体比例的35%,转换到85~71的分数区间。
5.C等级人数占总体比例的35%,转换到70~56的分数区间。
6.D等级人数占总体比例的13%,转换到55~41的分数区间。
7.E等级人数占总体比例的2%,转换到40~30的分数区间。
8.将经过转换的分数(等级分)计入总成绩。
三、 举个例子,假设某省考生共有1000名考生物,那么根据等级排名,我们会分为:
A等级,1-150名,分数范围100-86分。
B等级,151-500名,分数范围87-71分。
C等级,501-850名,分数范围70-56分。
D等级,851-980名,分数范围55-41分。
E等级,981-1000名,分数范围40-30分。
化学赋分不高。
等级赋分制是将学生的卷面分数,按照总人数的排名,将一定区域内的学生划分成一个等级,根据等级对应的分数来确定最终分数。目前新高考省份的等级赋分制包括北京和天津的5等21级,浙江的21级,山东的5等8级,上海的5等11级,海南的标准分和第三批新高考省份统一的5等级六种。
事例讲解
以北京赋分制为例子,北京赋分制是5等21级。把学生每门科目的原始成绩按照分数高低进行排名,按照排名将1%-15%,16%-50%、51%-84%、85%-99%、99%以下划分成A、B、C、D、E五个等级。A、B、C、D四个等级内又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成5个小的等级。
根据学生卷面分数的排名和报考科目的总人数,确定学生属于哪个等级内,再根据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给予赋分。
比如李同学选择历史,全市选择历史的学生共计20000名。王同学选择了地理,全市选择地理的共计10000名。李同学得A5赋分值是88分,排名在2200-3000名。王同学想要得88分,他就要达到排名是1100-1500名。只有达到这个排名才能和有李同学有一样的竞争力。
生化赋分
只有选课人数多的科目,赋分才占有优势。所以化学和生物哪个科目选择的人多,哪科才具有优势,简单的说,选考化学,选专业面向更广,但竞争较为激烈;选考生物,获得高分比率较高,但对专业的选择面没有化学广。
高考录取分数
新高考录取分数线是赋分以后的成绩,老高考分数线是原始实际分。新高考是3+1+2模式,对“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科实行等级赋分,高考成绩单排名是赋分后成绩。老高考是3+综合,文理分科,不存在等级赋分,高考实际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以上就是飞卢网为大家带来的学考赋分标准是多少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