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1 19:34:27 | 飞卢网
安徽医科大学不是211,也不是985大学。1952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安医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
学校前身是1926年5月创办的上海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安徽医科大学。
截至2022年,学校现有梅山路、翡翠路、东校区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86亩,建筑面积73.85万平方米,有20个直属教学机构,5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生20367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4631人,硕士研究生4906人,博士研究生411人,留学生419人。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学校现有梅山路、翡翠路、东校区等3个校区。
学院设置
拥有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巢湖临床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人文医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第五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精神卫生与心理科学学院、法学院(筹)等20个直属教学机构以及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医护员工(含直属附院)15163人,其中正高395人,副高1052人。校本部教职工1400人,专任教师778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4.37%,其中正高职称144人,副高职称426人。有35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和SCI源期刊任职。7人担任国家级专科学会主委,12人入选教育部高校医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8人次担任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10余人获得全国、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称号。
学科建设
学校以医学为主,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科;学校建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19个省级重点学科,49个安徽省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等5个学科获安徽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4月,该校设有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生物技术、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中药学、医事法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临床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24个本科专业。跻身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承担高校。
学术研究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建有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32个省部级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3个安徽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1个安徽省高校智库;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香港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展医工交叉创新研究,积极发展“新医科”。临床学院达50余所,实践教学基地90余所,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福建、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学校同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瑞典、马来西亚、加纳、埃塞俄比亚、韩国以及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合作交流与合作办学,双方互派专家学者、互派学生、相互交流信息资料、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优势专业及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19个)
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口腔临床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药学、老年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传染病、血液病)、神经病学、外科学(泌尿外、骨外、普外)、妇产科学等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个)
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皮肤科、急诊科、麻醉科、病理科等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药学、临床医学
省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口腔医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公共事业管理、麻醉学等
全国共有211大学有112所和116所的区分,因为有4所院校分别拥有两个校区,地方会分别统计;39所985大学。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飞卢网
定义不同
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实施时间不同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启动。
涵盖大学不同
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
建设内容不同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不需要。
香港浸会大学入学资格
1、持有香港浸会大学认可之本科或大专毕业证书;
2、具有两年或以上之有关工作经验;
3、面试 (由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面试)
浸大于2019年6月最新公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61名;在2018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亚洲大学排名中,位列第55位。在2019年THE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世界第60名,位居香港第二位。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最负盛名,辖下新闻系在2011年经Asian Correspondent新闻网评定为“亚洲学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闻学府”,和榜内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齐名,乃校内招生志愿的前三名。
在2018年计算机科学学科排名中,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在人工智能领域学术排名世界第42位,位居香港第三位,在数据库领域排名世界第47名。
香港浸会大学历史
香港浸会大学前身为1956年创立的香港浸会书院,1972年始改称香港浸会学院,首任校长为林子丰博士,校碑是由著名教育家、书法家、文学家、清华大学韩家鳌教授题写。
目前大学共设有八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理学院、视觉艺术院、社会科学院及持续教育学院。
前六个学院共开设40多个本科专业及30多个高等学位修读课程。大学现有全职教学人员近500人,学生近6,000名,其中包括本科生4,300多人,研究生约4,500多人,国际交换生近200人。
持续教育学院则开办副学士、学士及硕士课程,同时亦提供证书/文凭及短期进修课程,每年学生达50,000人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香港浸会大学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广东医科大学是一本吗的相关内容。
广东医科大学是一本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并在东莞设立校区,是一所以医学为主要办学特色的涵盖医、理、管理、法、工、文、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1964年,湛江分院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湛江医学院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3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广东医学院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
师资力量:
广东医科大学有教职工1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96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489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高校优秀辅导员等10人,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广东医科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飞卢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