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9 00:35:10 | 飞卢网
虽然首轮“双一流”137所高校名单正式出炉于2017年9月,但“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早在2015年8月就已经与公众见面了。所以,今年实际上已经到了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收官阶段,同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评选也即将开启。
那么问题来了,有哪些非“双一流”高校有望在新一轮“双一流”评选中脱颖而出呢?
从首轮“双一流”新增的25所非“211工程”高校情况来看,具备以下三类特点的高校概率最大:一是有顶尖学科的优势特色高校;二是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高校;三是考虑地域平衡的照顾型高校。具体对应到高校,以下十所有很高的呼声,一起来看看有你母校吗?
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一南一北”的两所医科大,虽然自始至终没有任何名校光环,但学科实力相当硬核。其中,南医大的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为A+档。首医大的临床医学学科也在ESI全球排名前1‰之列,还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而且,两校的录取分数线早已经达到了“双一流”大学水平。所以,两校谁入围新一轮“双一流”都是实至名归。
深圳大学依托深圳市地域和经济优势,成为近年来高校圈发展势头最强劲的高校之一。而且,未来发展势头被非常看好,其入围新一轮“双一流”比照的对象是首轮“双一流”中的宁波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位于广州,既有优势特色学科,也在近年来国家科技三大奖中收获颇丰,是一所低调有实力的农业类高校。
昆明理工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处于西部地区,各具优势特色。其中,昆工的冶金工程在高校圈颇具地位;西建大是“建筑老八校”之一,优势很明显在建筑学相关专业上。遗憾由于地域受限,两校并没有达到该有的高度。
湘潭大学、燕山大学、山西大学和江苏大学虽然属于综合性高校,但也有部分学科具有不俗实力。其中,湘大作为“根正苗红”的高校,早已几乎“官宣”入围新一轮“双一流”。燕大作为河北省全力支持的高校,冲刺“双一流”迎来了历史最佳时机。山大近两年相继获得北大、中科大扶持,凭借物理学力拼“双一流”之心十分明显,同时也得到了部省合建支持。江大的综合实力,在四校中处于较高水平,农机特色也十分鲜明,同样有很大几率会入围新一轮“双一流”。
小伙伴们,上述十所非“双一流”大学,你觉得哪些最有望跻身新一轮“双一流”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南京晓庄学院全国排名342
资料拓展:
南京晓庄学院(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由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南京市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2017年成为江苏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是教育家陶行知于1927年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2000年3月,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为南京晓庄学院;2014年,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方山、莫愁和晓庄(行知园)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近1500亩;设有15个专业学院,47个本科招生专业;共有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籍本科学生18000余人。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科研龙头作用,确立了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新文科和新工科为两翼的三大学科体系。2021年学校获批3个“十四五”省级重点学科、14个“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
截至2022年2月,2021年学校获批6个新一轮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1门课程被评为省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全国优秀教材1项,省级重点教材4部,省级教学成果(教材)奖1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近两年,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一级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学生团队在纳米能源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学生在省级或二类以上学科竞赛、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获奖近千项。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获评“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建成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基地。学校居校友会2021年中国师范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首位。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第二类“双一流”评选在即,哪些高校入围呼声高?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