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2 02:59:11 | 飞卢网
本中传er现身说法,从软硬件设施、就业工作等多方面谈谈我对学校的评价。
录取通知书在此,保证真实
软硬件设施
首先从大家最关心的食堂说起。 中传校园不大,但是拥有北苑、南苑、星光三个食堂 (住校外梆子井宿舍的同学还可以拥有梆子井食堂,好吃不贵,梆子井烤鸭yyds,半只烤鸭只要十几块!)。北苑食堂性价比很高,是基础伙餐厅,里面的东西都比较便宜,适合双十一剁手以后回血。南苑有一丢丢小精致,意面、麻辣烫、自助餐、盖浇饭、披萨、奶茶应有尽有,价格相对北苑稍高,不过从北京的物价来说还算能够接受。
北苑烤鱼
星光共有四层,一楼有许多小吃店,有校门口美食街的感觉。二三楼是一些特色档口,有很多有地域特色的美食入驻,比如海南文昌鸡饭、兰州拉面等等。四楼是新国交饭店,是比较正式的餐厅,以综合菜为主,偏川菜口味,同学聚会常去的地方。
北苑食堂菜单
中传的宿舍分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外宿舍有中蓝、梆子井,中蓝建得晚一些,所以有独立卫浴,宿舍环境也很好,梆子井稍次之。平常上课的话,还是住校内比较幸福,我住的47号楼 有独立卫浴、电梯、阳台 ,这条件也可以算是北京高校宿舍天花板了。
中传附近有地铁站,出行巨方便, 坐几站地铁就到天安门,到环球影城也不用换乘,南门地铁口直达!! 飞卢网
宿舍楼外景
学术水平与就业
中国传媒大学是211学校,其中的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专业被评为一流学科,许多学科评级都在A+,在传媒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著名的校友有鲁豫、尼格买提、马思纯等等,央视的主持人十有八九都是中传出身。不过想要成功也并不简单,播音主持的学子们往往一大早就去钢琴湖边练声,冬天也不例外,每次路过他们身边我都十分惭愧,可以说正是不停的操练才锻造出了主持人们过硬的业务能力。另外我们的校友多在新闻、动画等领域工作, 如果你有传媒方面的就业需要,选择中传可以收获一大波人脉和资源。
在教学上,我校一直偏重于技术,专业课会涉及拉片、剪辑等实操型课程。中传提供了许多实践性课程,学以致用,保证将学到的技术真正落到实处。近几年,中传一直在做转型工作,加大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力度。每年的5月和11月,我校有固定的读书周供你安心读书,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导师带读、云端读书会、通识大讲堂、文献考核等等,激发学习热情,检验学习成果,让技术和知识更好地匹配起来。
总之,中传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无论是就业、学习还是生活,你都能够收获很多很多的资源,只要能够静下心好好深耕,中传会成为你迈向更高台阶的坚实跳板。
最后给大家看看校园美景~
中国传媒大学有很多别称,但是最有名的当属“
海底捞大学
”这个别称。有人会感到不解,难道学校附近有海底捞嘛?其实不然,真相是中传出色的
校园服务以及众多美食
,跟以服务周到的海底捞有一拼,所以才有此别称。让我这个大二师姐带你们一探究竟吧!
1.基础设施健全
中传有两个体育馆,一个操场,里面设有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足球场等场地,去年新建的
游泳馆
也正式投入使用。2012年新的
图书馆
正式投入使用,外观是玻璃幕墙非常美观,内部藏书丰富、桌子齐全,给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
绿化面积很大
,比如校歌中出现的“大路两旁的白杨”在炎热的夏季为我们提供了一片清凉,还有银杏林在秋天的落叶也分外美丽。还有各种鲜花也可以在中传找到身影。
(游泳馆)
(图书馆钢琴湖)
2.宿舍条件好
中传的女生公寓大部分为6人间,上下铺,每人都有一张桌子,每个宿舍配有
空调和暖气
,
独立卫浴
,十分便利。男生宿舍条件更佳,
四人间上床下桌
不要太爽。
3 .食堂菜品多,价格实惠,环境好
现在我校共有
6个食堂
,有实惠的普通餐厅和风味餐厅,南北皆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想必中传校友都对6毛一个的
广院肉饼
念念不忘,长长一条千层肉,外皮酥脆,让人回味无穷。食堂近些年来经过翻新,环境更佳,南苑食堂和北苑食堂都是有名的
网红食堂
。让同学们能够愉悦的进餐,不必拥挤。
(南苑食堂)
4.治安好
我校实行
门禁制度
,安保小哥们尽职尽责,严格禁止校外无关人员进校,学生们的安全有了更多的保障。
5.学生权益保障到位
中传有一个全校的
学生权益群
。日常会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与有关部门对接。发布失物招领信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让班长收集各个班同学们的意见,并且及时反馈,解决问题,同学们的权益得到了更好保障。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传媒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的相关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宿舍为一期和二期,南区设有活动区域和自习室,北区设有洗衣房和洗衣机。
中国传媒大学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信息传播领域行业特色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亚洲校园入选高校,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发起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8年更名为北京广播专科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原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9月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截至2021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设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84个本科专业;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专业硕士类别;
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职工1969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飞卢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