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01:12:21 | 飞卢网
高考结束后怎么估分如下:
一、估分前,首先要对高考试卷的评分标准了然于胸。
在进行估分之前,一定要认真看一下高考试卷的评分标准。根据评分标准,领悟标准中每一道题的考查意图以及每一道题得分点的给分、扣分的依据,然后再与自己的解答进行对照,然后得出自己的初步估分。
对于一些与标准答案相近或不相符的答案与解法进行估分时,建议可以问一下自己的老师,据老师的意见酌情给分。
二、估分的时候,最好重做一遍考卷。
估分的时候因为不可能对照自己的高考考卷,因此想要正确估分,最好是重做一遍考卷。
要争取能准确回忆起自己当时在考场上的答案,这是正确估分的保证。考生在答题时一般心情比较紧张,下考场后也没有时间及时追忆加以整理,因此在估分时可能会有答案遗忘的现象。
因此建议最好的办法是,回忆做题时的思路,顺着做题的思路再答一遍题。当然最理想的办法是在估分前先将全部试题简单地重做一遍,尽量将当时的答案准确地再现出来。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记忆不准确、没有把握的答案,建议考生一个人静下心来思考,不要被打断。
三、为了保证估分的正确性,最好进行三次估分并计算平均分。
这三次估分,分别从正常、从松、从紧三个角度进行估分,再计算平均分。
第一次是估计最少能得的分数,第二次是乐观的估计,与第一次相反,估出最高能得的分数,第三次是均衡考虑,不仅要自己估分,还要听取老师的意见,按照统一的标准估分,这样就可以避免自我认知跑偏。
最后,可以计算这3次估分的平均分,作为考试成绩出来之前,了解专业和院校、准备填报志愿的一个依据。
线差法。
用考生的高考分差(考生的高考成绩与所在批次分数线的差值)与想要报考的学校往年(三年以上)的分差(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线与所在批次分数线的差值)的最大值进行比较。
如果考生的分差比学校往年分差的最大值还大,那么考生被录取的概率就会比较大。因为每年的相同分数不具有可比性,也就是说今年的600分并不代表去年的600所录取的学校。
所以在志愿填报的时候要换算分数,具体公式:换算后的分数=考生分数-(批次分数线-参考年份的批次分数线)
例如:某考生2018年考了560分,2018年山西省理科一本录取线516分,2017年481分。
560-(516-481)=525。 飞卢网
那么525分就是参考2017年一本录取线换算后的分数,采用线差法可以将不同年份的不具备可比性的录取分数线变成具有可比性的资料。如果要想更加精确,还需要引入批次区间加以修正。线差法不但可以作为确定学校的依据,也可以作为确定专业(从分数角度)的依据,这个方法相对简单实用。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应该怎么填报?的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决定自己未来教育和职业道路的重要决策,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