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8 22:26:07 | 飞卢网
哥本哈根大学(英文简称UCPH)在丹麦是一所历史上最悠久的研究型大学。该大学在201年被评为斯堪的纳维亚最佳大学之一。该大学还是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ARU)和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的成员之一。 哥本哈根大学
详情
历史小知识 在1479年成立了哥本哈根大学,也就是在丹麦成立的第二所大学。成立于1479年,是丹麦最古老的大学。该大学成为罗马天主教神学学习的中心,也有法律、医学和哲学的学院。在1537年由路德教会改革后的国王克里斯蒂安三世重建,并转变为一个福音派,路德神学院。在1788年,所有院系都要求在他们颁发学位之前进行考试。在1845年和1862年该大学与隆德大学一起举办了北欧学生会议。在1877年该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自从之后就开始成立了不同学院、不同专业课程、多所研究所和实验中心。在2007年1月该大学与皇家兽医农业大学、丹麦制药科学大学合并,这两所大学被改称为院系。之后就在丹麦成为一所最大的研究型大学之一。 建校多年来到现在,该大学为学生们提供了学士、硕士、博士不同学位的专业课程。如今该大学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团队,有4500多名教师,其中有40%以上的是教授。在校生共有39000多名学生,也包括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其中有45%的来自北欧国家。从该大学毕业的学生中有39位获得诺贝尔奖,有1位获得图灵奖。 该大学凭借自己的教育成绩和实力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获得了第79名,还被称为是欧洲第六大大学。该大学在国际活动方面上非常积极,该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耶鲁大学等等十多所世界不同国家的一流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大学的纳维亚研究和语言学系在2009年与丹麦皇家图书情报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该大学每年派教师和学生去国外学习积累经验,每年组织教师和学生去参加国际探讨会、会议等等国际项目。 知名校友 尼尔斯·吕贝里·芬森,医师,1903年获诺贝尔奖 卡尔·阿道夫·盖勒鲁普,诗人,1917年获诺贝尔奖 奥古斯特·克罗,生理学家,1920年获诺贝尔奖 尼尔斯·玻尔,物理学家,1922年获诺贝尔奖 詹姆斯·弗兰克,物理学家,1925年获诺贝尔奖 约翰尼斯·菲比格,病理学家,1926年获诺贝尔奖 哈罗德·尤里,化学家、物理学家,1934年获诺贝尔奖 乔治·德海韦西,化学家,1943年获诺贝尔奖 亨利克·达姆,生理学家,1943年获诺贝尔奖 约翰内斯·威廉·延森,文学家,1944年获诺贝尔奖 詹姆斯·沃森,生物学家,1953年获诺贝尔奖 莱纳斯·鲍林,化学家,1954年获诺贝尔奖 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生物化学家,1962年获诺贝尔奖 汉斯·贝特,物理学家,1967年获诺贝尔奖 约翰·施里弗,物理学家,1972年诺贝尔奖 杰弗里·威尔金森,化学家,1973年诺贝尔奖 奥格·玻尔,物理学家,1975年获诺贝尔奖 本·莫特森,物理学家,1975年获诺贝尔奖 内维尔·莫特,物理学家,1977年获诺贝尔奖 贝蒂尔·奥林,经济学家和政治家,1977年获诺贝尔奖 史蒂文·温伯格,物理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奖 谢尔登·格拉肖,物理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奖 保罗·伯格,生物学家,1980年获诺贝尔奖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1983年获诺贝尔奖 尼尔斯·杰尼,免疫学家,1984年获诺贝尔奖 爱德华·路易斯,遗传学家,1995年获诺贝尔奖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化学家,1997年获诺贝尔奖 沃尔特·科恩,物理学家,1998年获诺贝尔奖 安德烈·海姆,物理学家,2010年获诺贝尔奖 约翰·惠勒,物理学家,1997年获沃尔夫奖 Per Pinstrup-Andersen,经济学家,2001年获世界粮食奖 彼得·诺尔,计算机科学家,2005年获图灵奖 哈那德·玻尔,数学家,1908年获奥运银牌 莫滕·弗罗斯特,羽毛球运动员,前世界排名第一运动员,羽坛四大天王之一 学校设施 四个校区(城市校区、南校区、北校区、腓特烈堡校区) 教学楼 大学图书馆 动物学博物馆 地质博物馆 植物园 体育中心 文化中心 大学医院 宠物医院 多所研究所 宿舍 餐厅 院系介绍 健康与医学科学学院 人文学院 法学院 理学院 社会科学学院 神学院 城市简介 哥本哈根,是丹麦首都和人口最多的城市 地理位置 位于西兰岛的东海岸 城市气候 属于海洋气候区,一年中的六月最晴朗。一年中最高的气温月份是7月,白天平均气温在21°C左右,最高可达到33°C左右。11月份最阴暗,平均每天日照时间不到2小时。12月份的平均每天日照时间差不多1小时左右。3月到5月之间,日照时间每天平均为4-6小时。一年中最干燥的月份是2月。冬季比较寒冷,经常下雪,积雪最高可达50多厘米。由于哥本哈根北部的纬度,夏季和冬季的白天时间差异很大。在夏至白天的时间可达到17小时半左右。在冬至白天的时间可达到7小时左右。哥本哈根大学 主要有以下专业:计算机艺术传媒、复杂适应系统、计算机科学、毒物学、海洋学、国际图书馆学研究、社会科学和人权、传媒学、会计学、经济学、环境管理与经济、金融学、工业管理、智力资本管理、国际商业与贸易、物流与运输管理、食品科学。哥本哈根大学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简称:UCPH )坐落于丹麦王国首都哥本哈根,是丹麦最高学府,4EU+联盟、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欧洲首都大学联盟、欧洲大学协会成员。大学建于1479年,已发展成一所学科全面、集教育与科研于一身的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
材料补充:
哥本哈根大学起初建有五大学院,它们分别是:神学院、社科学院、健康学院、人文学院和理学院,以及一个校外的口腔中心。所有本科课程以丹麦语授课为核心,且学生入学后每学期都有充分的英语课程,能获取学分。经过不断的调整与2012年的院系归并,现今的六大学院为健康与医药科学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社科学院和神学院。此外,哥本哈根大学还有跨科系 、研究中心、跨学院研究中心、跨校际研究中心,以及一个独立的生物技术研究与创新中心。
丹麦国家不是很大,但是不代表丹麦学校质量很差。无论在文学、哲学领域,还是在物理学、电磁学领域,丹麦都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在世界上颇具影响,如在物理学领域形成的有名的哥本哈根学派。此外,丹麦的农业技术,以及乳制品、啤酒酿造、船用紫油发动机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国立大学有12所,其它各种商学院就众多。
中国学生比较多的学校是哥本哈根大学,罗斯基勒大学,奥尔堡大学,丹麦技术大学,奥胡斯大学,南丹麦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奥胡斯商学院,丹麦IT大学。现在就上面学校简单评价一下(评述属于个人观点,基本公正不带个人喜好)。
哥本哈根大学
作为丹麦最有名气,最大的大学,哥本哈根大学无疑是吸引了丹麦的精英学生。化学,生物,天文,医学的研究,哥本哈根大学还是有很重要的地位。也许是担心外国人真正学到丹麦的精华,哥大英文授课的本科,硕士专业是很少,国际学生多半是交换生。
经济系是长期招生中国学生最多的专业,以前申请是相对容易,但是被部分学生给浪费免费名额后,现在申请要求是明显有所提高。要求有经济系的相关背景,宏观经济,微观经济都有要求。
在中国学生面前,哥本哈根大学名不符实。因为丹麦语把众多学生挡在门外。
罗斯基勒大学
罗大的文科其实很有特色,教学质量也深受丹麦人认可。学校采取Project 的学习方式,但是适合能自觉学习的学生才可以收获较多。以前大量招生中国学生,但因为收取学费的事情,中国学生把罗大告到了丹麦科技部,造成沸沸扬扬的丹麦学校欺骗中国学生事件,罗大教育质量不高的新闻遍布丹麦媒体。最终以罗大全额退回中国学生的学费而收场。但是从此学校老师对中国学生的态度90度大转弯。
评心而论,罗大文科教育质量还是不错的,理科教育一般。学校地点不错,教学条件也可以。
奥尔堡大学
成立于1974年的丹麦最年轻的综合大学,因为高度的国际化程度吸引了不少中国学生。奥尔堡是丹麦第4大城市,虽然人口只有15万左右。
奥尔堡大学理工科还是很厉害,电子,通讯等是很多公司的研发伙伴。中国学生多半是读硕士,毕业后就业前景一直是相对不错。不少中国人在奥尔堡大学读博士或者任教。文科也有大量专业是英语授课,而且费用便宜。但前几年中国学生因为文凭造假,部分影响了中国学生的名声。如果你想真做研究,奥尔堡大学还是不错的选择。
丹麦技术大学
丹麦也是欧洲有名气的理工大学,靠近哥本哈根的有利地理位置,一直吸引了不少中国学生。前几年从国内很多大学直接招生了不少毕业生,中国学生整体素质很高,学习氛围很好,学习压力也相当大。学生就业情况和丹麦经济紧密相连,理工学生就业情况不如奥尔堡大学稳定。
丹麦收取学费后,中国学生数量直线减少。高额学费挡住了求学的中国学子!
奥胡斯大学
以前国内北京大学校长曾经留学过的地方,奥胡斯大学英语授课的专业不是很多,但是教学质量还是很有保障。有些中国学生原来在aarhus 大学读经济专业,后来很难毕业转到哥本哈根大学继续攻读。
作为丹麦第2大城市,学生兼职就业机会很多!
南丹麦大学
南丹麦大学有奥登斯校区和桑德堡校区,文科硕士专业基本在奥登斯,理工硕士专业基本在桑德堡,以前马氏基学院有很多中国学生攻读计算机,毕业后就业也不错。丹麦收学费后,理工科中国学生明显减少。
南丹麦大学桑德堡校区有几个英语授课的本科专业,比较受到中国人欢迎!学费不高,教育质量还不错。 飞卢网
哥本哈根商学院和奥胡斯商学院
丹麦2大国立商学院,一个坐落在首都,一个坐落在大岛。教学质量不相上下,但是名声当然首都的占优势!哥商和niels brock是不同的学校,虽然国内翻译好像很雷同,但千万不要误导。
奥商虽然地理位置不好,但教育质量不差,如果你会丹麦语,毕业后工作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丹麦IT大学
IT 大学其实是组合起来,由哥商和哥大共同建立,中国学生数量不多。特别是直接从中国国内招生不多,因为学校要求GRE 成绩。最近几年丹麦经济形式很好,失业率很低,学生IT毕业后就业形式很好!尤其学习软件的学生。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专业解读资讯,敬请关注飞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