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0 00:45:53 | 飞卢网
城市优先,其次是大学,最后是专业,这个顺序你要搞清楚了。
城市比大学重要
对普通人来说,上大学的最终目的是就业,大城市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尤其是和你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还有更高的平均薪资。而在中小城市,你的专业可能连一份不错的实习都找不到。
大学比专业重要
好的学校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好的学校有更优质的资源、平台和人脉。况且现在很多大学的本科阶段实行通识教育,允许满足条件的学生转专业,也可以辅修第二学位。
所以,分数高就选985、211,能上一本就不读二本,能上本科就不读专科。
专业靠谱最重要
选专业,就是选前(钱)途。
如果你有自己非常喜欢或者擅长的专业,那就优选喜欢的。根据武汉大学的报告显示,工作不对口的毕业生中有31%是因为对专业相关工作不感兴趣。学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专业才更能学有所用。
如果没有的话,你可能需要注意避免一些雷区。同一份报告显示,34.5%的毕业生是因为专业对口相关工作少而从事其他行业,所以选专业时还要注意这些专业的发展前景。
如果你想要获取志愿填报方案及技巧,可前往艺启美考网查看~
报志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如何选择“性价比”最好的专业和院校?填报志愿八大误区,考生和家长必备。
误区一:走马观花,不细看招生简章
忽略招生简章,考生无法及时了解院校的招生情况,易填错院校或专业,也极易看错招生院校的所在地,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考生需了解填报院校的院校隶属关系、地理位置、综合实力、招生政策、历年分数线等基本问题。
误区二:自视甚高,一门心思奔名校
部分“学霸”对自己的成绩非常自信,志愿填报时只在本科一批报考一两所心仪的“名校”,这种填报志愿方式风险很大。
考生需参考院校历年分数线、专业招生人数、报录比等数据综合考虑,切不可因“名校”情结而错失录取机会。
误区三:死不妥协,专业紧俏不调剂
有人认为,报考平行志愿的几所院校时前面的院校可以不服从调剂,保底的院校服从调剂。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如果考生被学校提档又被退档,不能参加平行志愿中下一所学校的检索,就失去了这一批次的录取机会。
误区四:院校扎堆,志愿没拉开梯度
填报院校拉开分数梯度,如果考生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服从调剂,还有下一梯度的专业或院校可供选择。
误区五:望文生义,只凭名称定终身
在国内高校中,部分院校如师范类大学、政法类大学等从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学校的优势专业,但大部分院校已不能从其校名中看出其办学特色。
了解院校及专业内涵,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握学校优势学科,特色专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院校及专业。
误区六:刻舟求剑,照搬往年录取分
有的考生对志愿填报和高校的招生情况不了解,以为高校录取分数线变化不大,用往年的录取分数来填报,其结果大失所望。
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被动,考生要多分析近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误区七:反客为主,家长包办填志愿
家长将自我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主观决定考生志愿,忽略考生的兴趣爱好,导致双方分歧很大,给考生造成不小的压力。
填报志愿时家长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将最终决定权还给考生自己,让考生选择他愿意读的院校。
误区八:粗心记错各批次报考时间
高考填报志愿根据分数不同,分不同批次填写志愿,报考院校,考生稍有粗心易记错时间节点,错过填报机会。考生要记住自己的报考批次,时间节点,准确填报。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志愿填报的时候批次线和最低分看哪个的相关内容。
大学志愿的填报并不是那容易的,有几个分数线也一定是要知道的,比如省控线和平均分等,那么批次线和最低分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对于高考生来说也是挺重要的,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对于各种分数线是一定要搞清楚的,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报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或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