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17 18:17:43 | 飞卢网
优质高教资源分布不均,是我国高校圈长期面临的一大现状。以新近发布的武书连2020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为例,虽然有诸多争议,但整体能反映出各地在名校资源上的差距。
北京、江苏强势包揽三分之一的全国百强高校
在象征着顶尖实力的武书连版榜单100强高校方面,江苏省凭借17所入围的表现,排名全国第一,北京市以一所之差屈居第二,两地的百强高校数量强势包揽了全国的三分之一。紧随江苏、北京之后的,分别是9所的上海、7所的湖北和广东、6所的陕西等。值得一提的是,有9个省份没有一所高校跻身了全国百强,足见名校资源地域分布差异性大。
辽宁省高校整体表现“疲软” 飞卢网
在众多优质高校资源、尤其是名校资源缺少的省份中,有些是由于历史原因所致,长期没有名校,而有些则是受各方因素影响,老牌名校表现乏力,并没有达到期待中的高度。比如说辽宁省,坐拥两所“985工程”高校和两所“211工程”高校,在排名上明显掉队。
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两所985高校,排名分别位于第29名和47名,用“末流985”来形容丝毫不为过。辽宁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两所211高校,排名则未能跻身百强,反而是没有名校光环的中国医科大学进入了百强高校方阵,排名第90。
东北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被喊话合并
也许是因为辽宁省的高校、尤其是名校发展“不给力”,所以有网友近日在领导留言板建议“东北大学合并中国医科大学,再融合学科特色明显、实力突出的省属大学”。不过,官方的回复很让人“失望”:已经记录,暂无合并计划。不过,在笔者看来,东北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合并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
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两校一所是工科优势明显、一所是医学实力突出,在过往有很多高校都是采用此类“工医”合并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华中工学院与同济医科大学合并成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和湖南医科大学合并成中南大学,而华科和中南都是当下高校圈发展势头强劲的高校。
之所以说必要,是因为两校都面临发展困境,需要有较大的改变才能破局。东北大学虽是985名校,但在“双一流”推出后,被降入了B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高校之列,新一轮是否能重回顶尖名校方阵前景并不被看好。中国医科大学虽有“国字号”光环,但不论从学科实力还是生源质量来看,与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非“双一流”高校有一定差距。一旦两校“联姻”,大概率能实现“1+1>2”的效果,如果再能添加一两所特色明显、实力突出的省属大学,那无疑将是如虎添翼。
高校大规模合并非鼓励方向
虽然东北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被喊话合并的理想很美好,但实际上成行难度相当之大,最主要是高校通过大规模合并发展已非当下鼓励引导方向,教育部也有具体的政策要求,这一点从推出“双一流”,重点扶持有顶尖学科的行业特色高校做精做强可以看出。
无独有偶,在早些时候,也有网友建议重庆市将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五校合并发展,不过结局也基本是难以成行。
对于网友建议东北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合并发展的前景,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本来是准备给中北的,不过当时老一届领导都在忙换校名的事情,要把华北工学院换成中北大学的,于是就便宜太原理工的。还有一些办学规模、教育质量的原因。
拓展资料:
1. 中北大学(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北”(NUC),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位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山西省1331工程,是山西省重点建设高校,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硕授予权,拥有山西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军民融合创新科技园。中北大学属国家二级保密单位,被誉为中国的“人民兵工第一校”。
2. 中北大学创办于1941年5月,前身是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历经太原机械学院、华北工学院,2004年6月更名为中北大学。
3. 截至2018年4月,中北大学设有太原主校区、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及独立学院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中北大学总占地2758亩,建筑面积近10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22.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亿元,图书资源360万册;教职工2426人,其中双聘院士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万人计划入选者4人,国家杰青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5个,省重点学科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本科专业85个;全日制在校生近38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900人。
4.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
5. 山西211大学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