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5 13:36:11 | 飞卢网
广西师范大学不是211大学。 全国共有116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的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211大学一般指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广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高校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是广西具有博士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22人,具有高级职称940人,占51.59%,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1561人,占85.67%;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约120人次,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约20人次,国家级各类人才称号已经齐全(包括双聘院士);有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人才约100人次。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2个)
经济学、法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
广西一流本科专业(8个)
科学教育、学前教育、历史学、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绘画、音乐学、产品设计。
学校学科及专业的设置
学校有建制教学学院(部)21个,8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35个,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与非师范性专业协调发展、教育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1个,自治区精品课程27门,自治区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目前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批次、二本批次概念。 广西民族大学 在广西省为第一批次录取;而在四川、广西、内蒙古、宁夏、江西、贵州、河南、陕西、安徽、黑龙江、山西、甘肃、云南等省是第二批次招生。
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民大”,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坐落于中国“绿城”南宁市,是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百校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创办于1952年。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有相思湖校区、思源湖校区和武鸣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建筑面积887298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23亿元,图书馆藏书187.89万册,电子图书723.76万册;设有16个学术型 一级学科 硕士学位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3个类别的 专业硕士学位 点,4个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有全日制在校生24540人,其中研究生3045人,留学生596人。其中 少数民族 学生占47%以上,涵盖壮、汉、苗、瑶、侗等52个民族。
院系概况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 学科门类 ,有84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1990人,其中专任教师976人,正高职称199人, 副高职称 3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0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83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3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6人。
自治区重点学科:
亚非语言文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计算数学等省部级重点学科24个
国家民委重点一级学科
人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政治学
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政治学、科学技术史 、民族传统体育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非通用语种群(越南语、泰国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6个语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言文学)、民族学、档案学、对外汉语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越南语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2019年: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英语、泰语、越南语(5个) 。 飞卢网
2020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翻译、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行政管理(8个) 。
广西一流本科专业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体育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应用心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会计学、行政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法学
2022年,新增法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其中,民族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A类;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法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B类。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广西民族大学)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立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2门,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2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项目11项,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2009年以来,承担国家民委教改项目11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09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5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91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9项。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东盟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写作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档案管理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民间文学概论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老挝语精读、有机化学、理论力学、档案管理学、中国文化史、民间文学、越南语口语、运动解剖学、电子文件管理、分析化学、美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代壮语、化工原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 离散数学 、国际贸易实务、文学概论、中国历史地理学
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教育学、公共心理学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代史 纲要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2020年:老挝语口语、光影艺术:电影中的物理科学、广西特色产业 木薯 制乙醇蒸馏工段虚拟仿真实验、档案学概论、公共伦理学、高等代数、视听语言、国际贸易实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泰语语音、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基础、财务管理、国际结算、成本会计、越南语口语Ⅰ、大学生创新训练(16门)。
以上就是广西师范大学是211院校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飞卢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