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西南大学理科专业排名 大学物理系排名

发布时间:2023-08-14 01:49:55 | 飞卢网

六所公费师范大学排名

六所公费师范大学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1、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招生人数比较少,统计数据中包含了普通类招生、国家专项计划招生以及北师大的“志远计划”招生等三部分,招生分为公费师范生、定向师范生等两部分,录取学生在珠海校区学习。文科576分,理科582分。全国第10名。

2、华东师范大学

部属师范类高校两所985高校之一,学校公费师范生招收规模在612人左右,其中上海84人、重庆15人、四川50人、湖南15人左右。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分数线排名第一,文科不低于592分,理科不低于607分。全国第25名。

学校公费师范生招收13类学科考生,招生人数最多的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84人,另外化学体育教育均为70人左右,物理学63人等招收人数较多。其它学科招生人数为汉语言文学54人、地理科学生物科学各48人、历史学36人、学前教育31人等人数在30人以上。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特殊教育等在20多人左右,教育技术学招生人数最少,仅16人。

3、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CCNU)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成立于1903年,是一所以师范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该校在教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等领域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排名第二,文科最低分590分,理科598分。全国第37名。

4、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NENU)位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创建于1946年。该校在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实力和研究水平。文科不低于581分,理科不低于578分。全国第53名。

5、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SNNU)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成立于1944年,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人文社会科学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该校在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领域有着优秀的学术表现。文科579分,理科584分。全国第75名。

6、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是6所高校中招收公费师范生人数最多的高校,达到近2100人,其中,重庆417人、四川421人为最多。相对于往年人数有所增加。西南大学文科577分,理科589分。全国第37名。

招生学科有16个,招生人数最多的是英语专业,达到263人,其次是数学与应用数学231人、汉语言文学218人等排名前三。超过100人的招生专业还有化学169人、物理学162人、历史学160人、地理科学156人、思想政治教育139人、体育教育119人、美术学100人等7个专业。其它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5人、生物科学86人、音乐学70人、学前教育66人、心理学35人等。

公费师范生提前批能报几个学校及可以报类型的大学

一般情况下,各省都会要求第一志愿只能报一个,至于第二志愿就分成两个平行志愿,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报考多个学校,专业选择上也会提供更多的选择。提前批并不与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发生冲突。如果提前批次没有被录取的同学,是完全可以等看本科一批二批接下来的录取。 飞卢网

提前批比普通批早,没被录取不会影响其他批次的填报录取。提前批次录取院校包括本科提前录取的部分普通高校、军队院校、公安院校、司法院校及民航、空军招飞院校。提前批主要为:艺术、体育、军事、公安、武警和其他(侦察、治安、法律等)。

本科提前批招生院校的招生层次涵盖了本一本二军事院校,公安、司法院校或专业,航海院校或专业,师范院校或专业,国家免费师范生,本科高校定向招生,小语种、基地班和实验班;其他院校或专业,如南科大、国科大、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西南大学物理学专业怎么样

西南大学物理学类专业很好。

1、西南大学学校简介。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2、西南大学学校历史。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

3、西南大学开设专业。

西南大学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俄语、德语、日语、历史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农林经济管理哲学行政管理等专业。

西南大学办学优势:

1、多学科交叉融合。

西南大学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学校设有多个跨学科研究院和实验室,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这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优秀的师资力量。

西南大学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核心保障。西南大学聘请了许多知名学者和专家作为教授和讲师,其中不乏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全面和深入的教学指导。

3、突出的科研实力。

作为一所重点大学,西南大学在科研领域有着突出的实力。学校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和实验室,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科研条件。同时,学校鼓励师生积极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和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和交流机会。

大学物理系排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是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基地。

目前物理系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生专业和凝聚态物理、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4个博士点,其中凝聚态物理、光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工科大佬清华大学,排名第三。

清华的老物理基础1953年调整到北大,目前清华物理系的学科方向涉及物理学和天文学2个一级学科,涵盖教育部规定的物理学一级学科下除无线电物理外的全部7个二级学科(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声学、等离子体物理)以及天体物理1个二级学科,其中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为全国重点学科。清华物理系具有国家的物理学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还是天体物理二级学科的博士点。物理系设有1个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涵盖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

复旦大学物理系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院系调整中由原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等校部分物理系教师学生合并而成。它的前身是1942年在重庆建立的数理系,迄今已有60余年历史。1993年成为国家理科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首批设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97年被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学科点,3个博士点(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和博士后流动站。

复旦大学物理系现设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光学3个本科专业,这3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并被评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于1978年重建。其中凝聚态物理是国家第一批博士点,又是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建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设有应用物理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硕士点设有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光学、理论物理和光学工程,博士点设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成立于1920年,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著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物理系之一。1984年,声学和无线电专业从物理系中调整出来,组建了信息物理系(现改名为电子科学与工程系),1994年,以物理系中一些研究组为基础,发展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建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物理研究所、加速器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生物医学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5个博士生专业,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生物物理学6个硕士生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2个本科生专业。

浙江大学物理系成立于1928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897年的求是书院。浙大物理系具有辉煌的历史,诸多著名物理学家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吴健雄、王淦昌、程开甲、吕敏、贺贤土等13位科学院院士先后在该系学习和任教。目前物理系设有物理博士后流动站,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物理系开设有物理学本科专业,每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毕业生免试保送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前身物理系创建于1919年,是南开大学理科建立最早的系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曾在该系执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教授是该系的名誉教授。从这里已培养出5名中科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1998年物理系改建成物理科学学院,由理论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北来先生任第一任院长。物理科学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系、光电信息科学系、生物物理科学与技术系以及基础物理与实验教学部。

物理学院现设有物理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物理学(生物医学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专业等本科专业。

物理系是中山大学30年代初就已成立的院系之一。物理系现有物理学和光学工程2个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物理学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光学工程、光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5个博士点,光学工程、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7个硕士点。此外物理系设有物理学、材料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微电子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首批名牌专业之一。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而来。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查谦、潘祖武、江仁寿、桂质廷、张承修、马师亮、李国鼎、周如松等先后在这里研究执教多年。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与工程4个学科门类,多个有突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班)4个本科专业(涉及11个专业方向),有理论物理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物理、无线电物理、光学、声学、等8个二级学科。

与“西南大学理科专业排名 大学物理系排名”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