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3 17:39:16 | 飞卢网
专业大学排名榜如下:
数学: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浙江大学
师范类:
1、华东师范大学
2、东北师范大学
3、华中师范大学
药学:
1、清华大学
2、中国药科大学
3、复旦大学
化学: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复旦大学
物理: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
法学类:
1、中国人民大学
2、复旦大学
3、北京大学
土木工程类:
1、同济大学
2、清华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
中文系:
1、北京大学
2、复旦大学
3、浙江大学
新闻系:
1、复旦大学
2、北京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化工:
1、华东理工大学
2、大连理工大学
3、哈尔滨理工大学
大学,学名为普通高等学校,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 飞卢网
大学从它产生到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上溯到它的产生,它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而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过来的,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大学都是以前大学的创造性继承而不是否定。
大学,是一个可以让你获取更多知识的地方,它可以让你学到你小学,初中,高中所学不到的很多东西。不仅学的知识更深入了,而且,会让你明白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在大学中,你会接触到更多新鲜的事物,会有很多社团,很多组织,很多活动等着你。你会面临全国各地的同学,会去更多的地方,让你的视野更广,让你的见识不再那么狭隘。
全国大学热门专业排名一览表介绍如下:
热门专业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很多学生的心头好,尤其是男生,更是因为喜欢玩电脑而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不过这一专业考研可是非常难,数学不好的学生即便再喜欢计算机,也未必能够如愿上岸。
排第二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一专业更容易进国企,更何况现在女生也很要强,所以报考此专业的学生更多也在情理之中,就是不知道这届毕业生在毕业后会不会“内卷”的很厉害呢?
电子信息工程排在第三,学生们主要学习的是信息网络技术,所以也很实用,相信大学阶段的学习能够给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想要有成就还是要深造才行,不然这一专业的人才太多了,毕业后未必能找到顺心的工作。
排在第四的是临床医学,也是排名前十中唯一一个五年制的专业,男女比例还算正常,所以想要学医的学生其实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只担心自己能不能顺利毕业就够了,让医学生头疼的期末考试可不是闹着玩的,但毕业后顺利工作的话,赚到的钱也是真的多。
排在第五、第六的是金融学和法学专业,看起来是挺高大上,但能不能有一定的成就就不好说了,第七是软件工程专业,其实这一专业的毕业生也很吃香,只不过男女比例相差太大了。
选大学更重要,还是挑专业更重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6月15日上午9时,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包括787种不同专业,成为迄今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
各省份中,上海的顶尖专业(A+)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其中,在沪高校共有58个专业排名处于全国第一,这类“冠军专业”的数量同样排在全国第二。
【“双一流”高校A+专业数占全国八成】
以全国排名前2%或前2名作为A+专业的标准,我国“双一流”高校在A+专业数上占据主导性优势。130所 “双一流”高校的A+专业数,占全国A+专业总数的比例超过80%。北京大学以100个A+专业遥遥领先,清华大学以61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则以58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三名。A+专业数排名全国前十的其他高校分别是:复旦大学(46个)、中国人民大学(46个)、浙江大学(43个)、上海交通大学(42个)、南京大学(35个)、同济大学(33个)、北京外国语大学(28个)。
值得一提的是,非“双一流”高校中,单科性大学的A+专业也表现不俗,A+专业数位列前三的高校是北京电影学院(11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个)、广州美术学院(8个)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8个),东北财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则各以7个A+专业并列全国第五。
【单科性大学A+专业占比极高】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A+专业数可以反映学校高水平专业的数量,但A+专业总数有限且受限于学校自身的规模。因此,本校A+专业数占本校参评专业总数的比例,即“A+专业精度”成为评价不同规模高校专业整体建设质量的重要依据。
排名发现,单科性大学A+专业的精度表现突出,比如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A+专业精度达到100%,意味着参与评价的专业全部都是A+档次,体现出两校专业建设的极高水准。其后,中国音乐学院(80.0%)、中国刑事警察学院(66.7%)、北京舞蹈学院(66.7%)、浙江警察学院(62.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60.0%)等的A+占比也很高。
综合性大学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以80.6%和80.3%的A+专业精度,位列综合性大学冠亚军,其他A+专业精度位列综合性大学前十强的依次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1.5%)、复旦大学(58.2%)、中国人民大学(57.5%)、上海交通大学(56.0%)、哈尔滨工业大学(52.3%)、浙江大学(43.4%)、同济大学(39.8%)、南京大学(38.9%)。也就是说,这些高校大约四成及以上的参评专业都是A+专业。
【上海共26所高校开设A+专业】
在上海,此次排名中共有35所高校的1307个专业上榜,它们的排名至少位列全国各校同专业的前50%。其中,排名最高的A+专业数237个,A专业数297个,B+专业数516个,B专业数257个。
论上榜专业的绝对数,上海大学共95个专业上榜,上榜数量居全市首位。同济大学紧随其后,有82个专业上榜。上榜专业数量排在全市第3的高校是上海师范大学,共81个专业。
而顶尖专业的数量上,上海共有26所高校拥有A+专业。其中,复旦大学有46个A+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有42个A+专业,同济大学有33个A+专业,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上海外国语大学(22个)、华东师范大学(20个)、上海财经大学(12个)的A+专业数量,均超过10个。
作为全国高等教育高地,《2023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工作要点》指出要深化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探索建立新一轮本科专业预警机制,同时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四新”改革,支持高校开展专业认证,并支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
【沪上单校最多拥有15个头牌专业】
再具体看A+专业之中的“头牌”,也就是各校排名全国第一的“冠军专业”。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传播学、工业设计、信息工程、信息安全、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科学、儿科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医学检验技术、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文化产业管理,共15个专业为全国第一。
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智能建造、城乡规划、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市设计、康复物理治疗,共7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复旦大学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均拥有5个这样的“冠军专业”,分别是复旦的能源化学、保密技术、预防医学、法医学、公共事业管理,以及上外的语言学、希腊语、意大利语、乌克兰语、哈萨克语,包含了部分小语种特色专业。
此外,上海体育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各有4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东华大学有3个专业全国第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则各有2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也都有专业排名全国第一。沪上共有19所院校拥有这样的全国“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