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6 10:57:13 | 飞卢网
学艺术,
对有的人来说,
是一种选择,
对有的人来说,
是一种退路。
两者相比较而言,
只有身在其中, 飞卢网
才能知道是一种选择,
身为广大群众,
很多人都觉得是一种退路,
虽然这样想不对,
但是事实如此。
提起艺术教育,
头脑中总有这样的场景。
孩子们或者如大人般在台上、台下进行着“投入”的表演,
或者小可怜般等待着大人的训斥,
又或者小祖宗般被大人“甜言蜜语”督促着练习。
学乐器、学跳舞、学唱歌,
艺术学习带给孩子们初学的记忆总是痛苦的。
于是,
以兴趣为名的艺术学习到了小学中年级起开始被文化课学习所排挤。
能够坚持下去的孩子和家长,
则势必要在考级、比赛中接受磨炼,争取有机会成为特长生,成为潜在的专业苗子,似乎只有在升学中体现价值,才能对得起这么多年的身心付出。
2012年高考艺术特长生统测成绩公布,艺术类高考专业课校考正在进行中。有媒体报道称,在2012年北京市美术类统考中,有个别考生弃考,有个别考生为应付父母,出现了虽到考场却交白卷的现象。本应是在走向专业道路上努力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却成为了应付家长、应付升学的代名词,艺术和兴趣如何才能够相伴相随,发人深思。
由于艺术特长总能与升学加分搭上关系,结果催生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功利心态。市教委近年来对基础教育的特长生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从2011年起,北京在中考艺术特长生加分中取消了个人项目获奖认定,书法、绘画等与组建艺术团无关的特长生将不再享受5分的加分,同时保留集体项目的中考加分政策。其目的是淡化目前特长生培养中出现的“功利化”倾向。然而,政策推出至今,并没有完全打消掉艺术学习的功利性,参加“个人项目”比赛的学生虽然有人数上的减少,但毕竟这还是个奖项,即使无法加分也可以成为升学的“参考”。当然,还有一些家长由此让孩子进行器乐学习转型的,以此让孩子进入集体项目。
无疑,学习艺术是件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器乐类打基础的阶段,天赋和勤奋缺一不可。然而,无论是作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还是将艺术作为其终身发展的方向,学习者只有在真正了解自己的理想、责任后,他们的学习才是原动力的。
艺考
书法等级不能加法。
也就是说书法不管是多少级都不能加分,书法等级证书不在加分选项的范围之内,一般的技能证书都不能再高考中取得加分项。
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的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分别是: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 奥赛 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及两项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包括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 二级运动员 统测合格者两项)。
现在可以获得加分的考生包括 少数民族 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
扩展资料: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 奥林匹克竞赛 、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这是记者21日从教育部获悉的。
通知要求,强化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使用,在保送生、 自主招生 、综合评价试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体育类专业、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高职分类招考等类型(以下简称特殊类型)招生中,将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 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进一步推进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及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要合理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最低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不得低于合并批次前的相应要求。
通知指出,高校要认真执行有关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要求,严格报名条件、材料审查、学校考核、监督制约和造假惩处,严厉打击证书、发明、专利、论文买卖和造假行为。
不得将社会机构和公司提供的测评结果与招生工作挂钩,不得以“生源基地”等形式圈定中学范围,确保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对报名、考试、录取等招生各环节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对在特殊类型招生中违规的考生、高校、中学及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从严查处。
其中,凡提供虚假个人信息或申请材料的,均应当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取消其相关类型招生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同时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
通知强调,进一步强化高校考试招生 信息安全 ,切实提高防篡改、防窃取、防瘫痪、防病毒、防攻击能力。
除按规定应向社会公开公示的考生信息外,各地只能将考生的报名信息、高考成绩、名次以及录取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公布、提供考生成绩、名次等信息。加强考生 志愿填报 账号发放和志愿确认等环节管理,指导考生妥善保管个人信息,防止被他人盗用或非法操控。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和教师不得代替或干预考生填报高考志愿。
通知还要求,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入学机会公平,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随迁子女 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依法依规加强对“ 高考移民 ”的综合治理;不宣传炒作所谓“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考加分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高考加分再瘦身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取消六项全国性高考加分后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