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3 07:13:34 | 飞卢网
西华大学代码是1062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西华大学(Xihua University),简称西华,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四川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是一所工、理、管、法、经、艺、文、教、农、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四川省属综合性大学。
西华大学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1972年更名为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1个学院,开设79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工、理、管、法、经、艺、文、教、农、医等10个学科门类;
国家级特色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车辆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电气工程与(及其)自动化
四川省级特色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工程管理、生物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
四川省级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企业管理、食品工程(省重点培养学科)
四川省“双一流”建设支持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川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法学 飞卢网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960余名,其中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各类专家140余人,聘请7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国国内名专家担任学校特聘教授。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6月,学校拥有四川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教育部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省区域与国别重点研究基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哲社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其他厅局级平台;学校通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对接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和天府新区建设,共建“四川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
2021年12月,挂牌成立了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
截至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三年承担了400余项国家级和部省级重点科研课题,获得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和各类成果奖40余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6月,学校通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对接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和天府新区建设,共建“四川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建设宜宾校区,推进开放办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捷克、波兰、匈牙利、黑山、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印尼、泰国等国的70余所高校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学术及科研合作。
1、西华大学离西南民族大学19公里。
二、西华大学是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四川工业学院和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08年9月25日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西华大学。
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8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2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6个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重点学科和1个省重点培养学科,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校重点研究中心;54个研究所、检测中心。
三、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包括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坐落于天府之国,芙蓉之都的锦绣成都,与闻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邻。
拥有4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5个双学位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