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7 09:10:34 | 飞卢网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湖北医药学院是一所医药类院校,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外科学、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麻醉学、妇产科学、护理学等专业,建校57年。
湖北医药学院简介
湖北医药学院坐落于湖北省十堰市,是一所独立设置西医类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学校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发展。
湖北医药学院重点学科
学校建有18个二级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精神医学、儿科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科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中药学、应用心理学、信息资源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预防医学、智能医学工程等21个本科专业。
拥有2个国家特色建设专业、5个省级本科品牌(建设)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成21门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含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2项国家“卓越医师培养计划”项目、7项国家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及一批省级重大教学研究项目。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师资力量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1113人,教授144人,副教授406人,博士221人(含附属医院);教师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人、“百人计划”4人、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3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3人、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百人计划”1人、楚天学者17人,硕士生导师202名。
教学成果
2017年,学校获得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科研机构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研究中心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SPF级动物实验中心1个、校级重点研究所(中心)10个、校级科研平台12个。
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中药药理(肿瘤)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胚胎干细胞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研究中心:卫生管理与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生产技术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湖北省药用植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金银花精深加工研发中心、湖北省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中医学和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护理学和医学技术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药学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中医学和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湖北医药学院是一所医药类院校,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外科学、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麻醉学、妇产科学、护理学等专业,建校57年。
湖北医药学院简介
北医药学院(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坐落于湖北省十堰市,是一所独立设置西医类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学校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发展。
学校成立于1965年,原名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1977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86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1994年独立设置定名为郧阳医学院,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开始举办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留学生教育;2017年10月,学校在深圳创建临床学院,深圳坪山医院成为湖北医药学院第八临床学院。
根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1477.41亩,校舍面积39.8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99.98万册,;设有18个二级学院,开办21个本科专业。
院系概况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建有16个二级学院,5所三级附属医院,开设19个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1113人,教授144人,副教授406人,博士221人(含附属医院);教师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人、“百人计划”4人、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3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3人、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百人计划”1人、楚天学者17人,硕士生导师202名;建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省级优秀创新团队;另有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4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78人。4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湖北名师”等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3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8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公共卫生、口腔医学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
“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外科学、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麻醉学、妇产科学、护理学等
人才培养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国家特色建设专业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教学示范中心3个。
国家特色建设专业:麻醉学、护理学
省级本科品牌专业:麻醉学护理学口腔学、药学、临床医学
省级重点专业:精神医学
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医学)基础实验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英语语言学习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口腔修复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临床麻醉学》《第一临床学院内科学》
科研平台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研究中心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SPF级动物实验中心1个、校级重点研究所(中心)10个、校级科研平台12个。
科研成就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该校共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科技项目71项,以及包括湖北省“2011计划”在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00多项,SCI、EI、ISTP收录726篇,统计源以上中文核心收录11393篇,其中刘忠武教授、李健博士在《Nature》、《Cell Metabolis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引起中国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关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59项、市厅级科研奖励162项,鉴定科技成果210项,获得授权专利225项。
学术交流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杜兰大学、莱特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北岭)、英国莱斯特大学、德蒙福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中国以外高校保持了合作交流关系,400余人次师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