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8 08:43:07 | 飞卢网
2023年本科招生人数超过430万。 飞卢网
本科招生人数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政策和规划: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和规划对本科招生人数有重要影响。政府可能通过调整招生计划、控制学校扩招规模或限制某些专业的招生来控制本科招生人数。
学校定位和发展战略: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也会影响本科招生人数。一些学校可能更加注重规模扩张,争取招收更多的本科生,而其他学校可能更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可能会限制招生人数。
就业市场需求:就业市场的需求对本科招生人数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某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从而增加本科招生人数。相反,就业市场对某个专业需求较低时,可能会导致该专业的招生人数减少。
学科专业设置: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也会影响本科招生人数。一些热门专业和新兴学科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从而增加招生人数。另一方面,一些传统专业可能会面临招生压力,导致招生人数减少。
社会和经济因素:社会和经济因素也会对本科招生人数产生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收入水平、教育观念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及家长的教育选择,从而对本科招生人数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并相互影响,不同学校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具体的本科招生人数是在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确定的。
大学扩招两次。
大学扩招,也称为高校扩招或大学生扩招,简称扩招,包括研究生扩招、本科扩招、高职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即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简单来说即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
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
2012年4月,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本科高校过度扩招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下滑。持续长达13年的本科扩招要叫停了。
背景介绍: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积极肯定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开始推行,经营不善的国企纷纷倒闭,政府开始精简人员,国企改制导致了国企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接受大学生。
于是1996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同时,在1992年到1998年,由于国企改制,市场经济改革等原因,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人群(国内称之为下岗职工)。其中1997年全国下岗人员为211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