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飞卢网小编整理了伊川的家乡文化有哪些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2016年河南哪几个县享受高考优惠政策
1、国家专项计划河南38个贫困县考生可报考。
国家专项计划是指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高校为主的一本招生院校承担。
2、高校专项计划53个贫困县。
高校专项计划是指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
要求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考生本人须有当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等条件。
今年,该计划在我省的招生区域除38个国家级贫困县外,新增了15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包括伊川县、叶县、内黄县、原阳县、濮阳县、舞阳县、方城县、夏邑县、罗山县、息县、西华县、扶沟县、泌阳县、正阳县、汝南县。
3、26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
嵩县、汝阳县、洛宁县、栾川县、鲁山县、卢氏县、南召县、内乡县、镇平县、淅川县、光山县、新县、固始县、淮滨县、商城县、潢川县、新蔡县、兰考县、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淮阳县、太康县。
1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宜阳县、滑县、封丘县、范县、台前县、社旗县、桐柏县、睢县、虞城县、上蔡县、平舆县、确山县。

伊川的家乡文化有哪些
伊川的家乡文化有曹屯排鼓、十六挂转秋、刘井薛氏石刻、洛阳剪纸、饺子包铜钱、洛阳唐三彩、洛阳海神乐、武皇十万宫廷乐、洛阳正骨(平乐郭氏正骨)、硪工号子、旧县背装。
1、曹屯排鼓
曹屯排鼓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屯排鼓自明代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排鼓伴随社会民俗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形成对社会形式与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
2、十六挂转秋
十六挂转秋创制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3、刘井薛氏石刻
刘井薛氏石刻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的石刻之家中,唯独薛氏一族一枝独秀。
4、洛阳剪纸
飞卢网
剪纸是洛阳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根据剪纸时用纸色彩不同,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两种。
5、饺子包铜钱
传说灶王爷和灶王奶从天庭回来后,首先是改了初一年饭媳妇做的规矩,又商量出了新的治家方案,即饺子包一枚铜钱,谁吃到谁就是掌柜等等。

2015河南国家级贫困县高考有哪些加分政策
2015河南国家级贫困县高考考生可以报考农村专项计划招生, 按照政策,三个专项计划单设批次,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
其中,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录取批次,安排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之前。地方专项计划录取批次,安排在本科一批结束后、本科二批开始之前。
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同批次内生源不足时,不能擅自将未完成的计划调整为普通计划录取,应通过多次公开征集志愿方式录取。经征集志愿仍未完成的计划,应适当降分录取,确保完成招生任务。
国家专项计划
河南38个贫困县考生可报考
国家专项计划是指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高校为主的一本招生院校承担。
2015年该项专项计划的招生规模为5万,其中,在河南招生区域与2014年一样是38个贫困县。要求考生有国家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2015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高校专项计划
招生范围扩大至53个贫困县
高校专项计划是指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
要求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考生本人须有当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等条件。
2015年,该计划在我省的招生区域除38个国家级贫困县外,新增了15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包括伊川县、叶县、内黄县、原阳县、濮阳县、舞阳县、方城县、夏邑县、罗山县、息县、西华县、扶沟县、泌阳县、正阳县、汝南县。
地方专项计划
农村考生均可报考
地方专项计划是指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河南的地方专项计划由河南省省属重点高校承担实施,即在本科一批招生的省属高校,招生规模不少于2015年本校本科一批招生计划的3%。
考生具备以下3项之一均可报考:考生户口簿上载明户别为农业的,考生具有县(县级市)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其他政策规定为农村考生的。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伊川的家乡文化有哪些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