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7 07:52:38 | 飞卢网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不是双一流学校,是985还是211?下面是由高三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985还是211 是双一流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985还是211飞卢网
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985大学,也是211大学。
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安徽有3所211大学,1所985大学,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双一流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双一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30个学院(学部),含7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拓展阅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牌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电子信息工程、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地球物理学、信息安全、软件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物理学专业、天文学专业;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核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天体物理、地球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学科名称、哲学、天文学、地质学、生态学、生态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相关问答
在最新公布的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中,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荣膺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入选中国顶尖学科专业,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北京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荣膺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美誉,跻身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跻身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2020中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行榜
名次 | 一级学科 | 学科专业星级 | 学科专业层次 | 学校名称 | 2020综合排名 | 办学类型 | 办学层次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星级 | 中国顶尖学科专业 | 清华大学 | 2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顶尖大学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星级 |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 北京大学 | 1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顶尖大学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星级 |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武汉大学 | 5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浙江大学 | 6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南京大学 | 8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华中科技大学 | 12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4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1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同济大学 | 22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西北工业大学 | 29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东北大学 | 34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电子科技大学 | 42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 北京邮电大学 | 69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复旦大学 | 4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中国人民大学 | 7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顶尖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吉林大学 | 9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中山大学 | 10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11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四川大学 | 13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南开大学 | 15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山东大学 | 16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中南大学 | 17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西安交通大学 | 18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天津大学 | 23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华东师范大学 | 24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东南大学 | 25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湖南大学 | 28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大连理工大学 | 30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北京理工大学 | 32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重庆大学 | 33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华中师范大学 | 36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西北大学 | 37 | 区域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兰州大学 | 38 | 中国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北京科技大学 | 39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中国地质大学 | 44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北京交通大学 | 46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南京理工大学 | 49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西南大学 | 50 | 区域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苏州大学 | 52 | 区域研究型 | 中国知名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57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8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河海大学 | 58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西南交通大学 | 61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65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合肥工业大学 | 68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知名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陕西师范大学 | 71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中国知名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上海大学 | 73 | 区域研究型 | 中国知名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山西大学 | 75 | 区域研究型 | 中国知名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北京工业大学 | 76 | 区域研究型 | 中国知名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新疆大学 | 86 | 区域研究型 | 中国知名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河南大学 | 89 | 区域研究型 | 中国知名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浙江工业大学 | 93 | 专业型 | 中国知名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燕山大学 | 112 | 区域研究型 | 中国知名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江苏大学 | 117 | 专业型 | 中国知名大学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长春理工大学 | 159 | 专业型 |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天津工业大学 | 172 | 专业型 |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南京邮电大学 | 185 | 专业型 |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重庆邮电大学 | 211 | 应用型 |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天津理工大学 | 276 | 应用型 |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星级 |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中国知名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