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1 09:44:13 | 飞卢网
大学一二年级每周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
高校必须为一、二年级大学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标准》 还规定高校要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 。
上体育课的好处:让大学生选择合适的运动,有些学生由于长期不锻炼,确实协调能力比较差,在参加一些技巧性活动时会显得比较笨拙,容易挫伤积极性。对于这些学生,应该让他们参加一些比较简单的运动,如跑步、健走等。
体育课上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宜泄不良情绪,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由于持续紧张的学习,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精神衰弱。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他们的身心放松,消除疲劳。同时,在体育锻炼中可以使他们长期压抑的情绪通过宣泄的方法发泄出来。消除不良情绪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主要形式:普通体育课是为身体一般健康,但未到达《国度体育锤炼尺度》的大学生开设的,主要是进行身体的全面锤炼,并结合所学专业的需要进行教学。
专项体育课是为身体素质较好,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并对某项运动有一定基础的大学生开设的,使他们在全面锤炼身体的基础上,进行某一专项的学习和提高,以便更好地加强他们的体质,进一步他们的运动成绩。
大三都是准备实习,准备考研的阶段了。
按照规定,大学的体育课只有大一、大二是必修课。
大三、大四不再有体育课了。
但是大三、大四还是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制定。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
定义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健康的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涵盖的是与学校体育密切相关的学生身体健康范畴。为了界定它的内涵,又避免与三维的健康概念混淆,故将“体质”作为“健康”的定语以示其内涵。 飞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