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04 14:10:31 | 飞卢网
首先,一本、二本、三本,表面上意味着录取批次上的差别,骨子里折射出来的,是录取分数的差别。即便将来一本和二本取消,甚至一本、二本和三本都在同一批次录取。但是,即便是形式上取消了一本、二本和三本,只要录取分数线存在差别,人们依然会用一本、二本和三本,来界定不同的大学生。就像现在,985大学和211大学这两个概念,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历史概念,但是,不管是考生还是高校,依然在频繁地使用这两个概念。原因就在于,985大学和211大学的稀缺性,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其次,一本、二本、三本大学生,意味着在优秀程度上有所差别。在中国,能够考上一本大学,通常意味着在学习成绩上非常优秀。因此,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体现的是生源质量。大家千万不要觉得,生源质量不重要。生源质量越高的大学,他们培养的大学生,社会认可度也相对更高。相比之下,如果生源质量不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大学的学风。
再次,一本、二本、三本大学生,享受到的教学质量也有着明显的差别。不同的大学,得到国家在资金和其他各方面资源的支持力度,是不一样的。比如,清华大学每年的科研投入是几十亿。而这仅仅是国家对于清华大学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相比之下,一部分三本大学,一年得到国家的投入,可能仅仅只有几千万。经费投入不一样,教育产出当然就不一样。很显然,在清华北大这样的最高学府上学,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当然会比在三本大学要多得多。
最后,一本、二本、三本,其实也彰显着品牌的力量。作为一本大学生,毕业之后,在找工作的时候,HR看到你的毕业证,天然地对你就有一种认同感。相比之下,如果你递上去的毕业证,仅仅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本学院,就容易遭到就业歧视。不管是在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还是在企业招聘考试,名牌大学生获得的机会都更多。起点有时候会影响终点。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有时意味着在毕业后,能够在职场上获得什么样的发展机会。对此,不知道你有感受吗?
一般来说,三本院校就是一本或者是二本高校他们联合了一些社会机构开设的独立学院
大家首先考虑这种民办三本,因为他们会依托母体学校的发展的 ,享受更好的优质的教育和教学的资源,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毕业之后可以拿到本科的文凭,
“
民办最起码也是个本科”
这个话题好像每年高考结束快出分以及录取工作快结束的时候人人都会讨论, 大家对于民办本科的印象都是学费贵,里面的学生都是不学无术, 每天混日子混到毕业,甚至说是家里有矿的富二代随随便便刷个本科学历然后回家继承家产。
但是!大家!民办也是本科!这真的很重要!无论是高考还是升本,如果实在是和公办本科无缘只能去民办本科 ,我的建议还是大家去上, 学费如果在经济承受范围之内的话建议大家一定要去上!
1.学历在目前还是一个重要的门槛
这个想必很多毕业生的体会最深,无论是打开招聘软件还是参加春招秋招,自己心仪的工作多半都是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暂且不说我们是否能在面试中赢得过那些985、211名校的毕业生,但起码拥有本科学历就代表着能获得面试的资格,拿着一纸专科毕业证的话甚至连面试的大门都进不去。 飞卢网
这种痛我已经在专科大三那年去招聘会看热闹的时候体验过了,凡是自己觉得无论是工作性质还是薪资比较满意的公司对学历的最低要求都是本科。
2.学历带来的不只是一纸毕业证和学位证,而是机遇
都说大学生在学校上课基本上都是混,到了期末预习一整本书参加考试。但和专科相比本科生有条件,有资源,有老师。
民办院校虽然比不上很多公办名校,但和专科相比还是绰绰有余,甚至很多民办院校的教学资源很好,好到让人羡慕。
我们为何不借这个跳板提升自己,利用四年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等到大四的时候参加考研。
3.抛掉原有的旧观念,民办本科不是一无是处
尤其是父母一辈可能会认为“民办的本科根本没什么用,上了还浪费钱,不如找个好点的专科学门手艺。"
这句话放在十几年前可能还有可信度,在现在这种就业环境下专科的竞争力真的小到不能再小,很多专科生到了大三都在拼命地准备升本上本科,高考结束以后有机会上本科为什么还要降维选择?
民办本科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的人还上不了一个本科学校。一个学历很重要,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适合的学校,适合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