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6 03:01:04 | 飞卢网
高中选科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提前筛选。
对学生自身来说选择更喜欢,更擅长的科目来学习,学习效率可以更高。对大学来说,提前分科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学生,选择了文科(理科)表示对这一方面更感兴趣。
新高考下的专业选择
新高考改革的一大要点就是强调专业重于大学,因此,唯有正确选择专业,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的正确选科。专业选择对于选科的影响,除了考虑上一条的大学要求外,还要考虑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问题。
高中所掌握的学科知识,是学生大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很多专业,对于高中学科知识的要求十分高,如果未掌握好相应的基础知识,那么大学学习便会很吃力,乃至挂科,甚至出现退学重新参加高考的案例。新高考推行初期,浙江、上海考生因为避免物理,也让大学教授们十分苦恼。因此,选科首先要选专业,与所选专业有密切关联的学科是首选的考虑对象。
考虑专业与高中学科的关联,一定要依据专业的大学课程内容,不能主观臆断。此外,一个专业类的不同细分,其关联的学科会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
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下什么是“3+1+2”模式?
“3+1+2”模式是指,考生高考满分不变,仍为750分,总成绩由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3”指的是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指的是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指的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按照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在新高考“3+1+2”模式下,理论上将有12种组合。
新高考的这种模式不再进行文理分科,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其中,物理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生物的整体难度在数理化生中最低,更易学习,性价比较高,我国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学科社会价值越来越高,未来前景将不错,也是理科能力较弱的考生的首选科目。
化学的难度低于数理,高于生物,要求考生拥有较高的识记能力的同时还要充分理解。历史则偏向记背,相对简单但知识面较广;地理在高中是文科,但在大学里属于理科,背诵比政治历史少,偏向理科,考题客观较易得分。政治则背诵较多,且实时更新,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每年试题变化较大,与实际生活相贴近,得高分不容易。
对于高一新生而言,以上这些内容是需要提前了解的,努力学习,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来不断比较,总结出自己的擅长科目,使自己在高考中更有优势。 飞卢网
3加2加1新高考怎么分科组合如下:
作为第三批改革省份的高考模式,其主要是于2018年秋季实施,2021年首届新高考的主要就是采用了“3+2+1”选考科目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且是必考项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
一、分数组成
首先,传统三门语文、数学、外语以及首选科目的物理或者历史是使用考生原始成绩计入总分;再选科目则是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等4科中选择2门,每科100分,按等级赋分后计入总分。目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政策来说,赋分主要是依据考生卷面分划分ABCDE等5个等级的方式进行划分。
与此同时,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参加6月份的全国统一高考;而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测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比如说合格考就包含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政治、地理、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科目,每科100分:考试每年组织两次,考生可多次参加。
二、3+2+1高考最佳组合推荐
1、物理+化学+生物:其主要就是因为各科之间的知识关联性质比较大,所以可以报考的专业还是比较多的,同样的也是因为学习难度比较大,因此基本上都是学霸选择的比较多,同样的该组合非常适合优秀的学生冲分知名高校的存在。
2、物理+地理+生物:凭借着难度均衡和科目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而成为了大多数学生选报的优势,相对来说其一直都是文科比较理科方向的组合,也算是比较注重逻辑和计算思维的,尤其是因为难度比较平衡,因此在赋分上还算是比较具备优势的。
3、历史+政治+生物:以首选历史的学科组合,就代表了其学习的难度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比较适合擅长文科方向的学生报考,因为所涉及的学习方式以背诵为主,因此成为了比较容易在总成绩上占有优势的。当然其在创业的选择面上并不算很宽泛,故而想要选择好专业和学校的学生还是尽量避免选择。
以上就是新高考下如何正确选择选科?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飞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