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飞卢网小编整理了清华教授直言不讳:能稳定考前三名,靠的不是智商,是哪几点习惯?(继北大退档贫困生后,清华大学录取贫困生创新高,对清华来说是利大还是弊大?)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清华教授直言不讳:能稳定考前三名,靠的不是智商,是哪几点习惯?
清华教授直言不讳:能稳定考前三名,靠的不是智商,是哪几点习惯?
曼恩曾经讲过:“习惯好像一根绳索,我们平时给他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会太久,它也会变得坚不可摧。”习惯是个人行为成形的主要表现,但当在不断地加强这类成形的情况下,通常会变为逻辑思维、个人行为、水平综合因素。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有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习惯,但当如果能把良好的习惯发挥得淋漓尽致时,那样所带来的便是竞争里的优势,及其可选择性增大的很有可能。
清华的陈教授以前直率,觉得好多人习惯将那些优秀生或是优等生的考试成绩获得,得益于天资智力,其实就是单一肤浅的,她们更重要的是习惯所导致的结论,而非软绵绵的两字“与生俱来”的。可以平稳临考三名,就是说在上学时长期保持发挥,靠的不是智力,只是这3点习惯。
1、学习时120%的集中化
在总结许多清北学霸的事例时,实际上可以看出,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其实不是读死书,或者将所有时间都是用于读书的种类,往往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除开自小打下的考试成绩基本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人在该学习时,可以资金投入120%的集中力。
“该学习、该玩下”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只做到了极致最后一点,而忽视了前一点。集中力高低是衡量做事时高效率多少的重要因素,若是在学习时玩,在玩时学习,那样这两个方面都难以实现百分百的实际效果。
2、总结经验剖析出错
没人不是犯错的,但是有人却能控制犯错次数与概率。对于一些可以长期平稳考三名的学生来说,她们在相同时长、学习环境下,可以尽可能的降低自已的犯错概率,这便是这些人在竞争里的优势所属。
学好去分析总结出错,从失败中去汲取经验教训,让真正意义上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这话变成现实,就是可以出类拔萃的原因之一。
3、不随便放了难题
学习时,有时候就是要“较真儿”,较真儿为何这个回答是错的,较真儿为何这个回答是正确的。较真儿在很多方面是看起来有一些小肚鸡肠,但在学习上,却是不可多得优势之一。
可以不随便放了任何一个小毛病,也不放过任何一个自己没有能解决的疑惑,在沟通交流中解决困难,甚至累积自已的学习优势,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要在竞争中,可以给自己积累优势的方法之一。
飞卢网
继北大退档贫困生后,清华大学录取贫困生创新高,对清华来说是利大还是弊大?
我觉得清华大学现在这样录取更多贫困生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对于很多人来高考就是一个人生中最重要最公平的一个考试,而且特别是贫困生来说,现在高考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能够接触更多优秀的人,能够在一个很好的环境下学习,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清华主动将自2011年首创并实施的“自强计划”升级为“自强行动”,聚焦国家深度贫困区,力促教育公平,积极为来自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寒门学子圆梦清华创造条件和机会。
其中共有194人通过自强计划获得了30-60分的降分认定,最终106人成功考入清华,认定人数与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另外,清华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273人,比去年增加7人,自国家专项计划实施以来全部超额完成录取计划。
除了招生政策倾斜外,清华大学还推出了“iTsinghua学堂——名师大家进中学”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有来自40多个院系的300多位大师教授陆续走进iTsinghua学堂,为40万中学生带去近600场讲座,54%在贫困地区举行。其中,两院院士金涌、倪维斗、朱邦芬、雒建斌、聂建国、张建民、王小云、魏琼海、薛其坤、尤政等参与主讲31场。
今年,也是清华大学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的第三年。实施三年来成效显著,学生的专业入学志愿和专业确认志愿满足率稳定维持高位,超过九成学生通过高考志愿填报及专业确认环节进入到了自己的心仪专业,更多学生从自身的专业志趣出发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理性、科学地选择专业。

清华大学等六校2014年自主招生简章(自强计划)
11月21日,清华大学、
南京大学等六校联合开展2014年自主选拔“自强计划”的公告正式发布,2014年六校自强计划的网上报名时间为2013年11月21日至12月15日。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联合开展2014年自主选拔“自强计划”的公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再次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为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政策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覆盖面,为长期学习和生活在这些地区且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勤奋上进的高中毕业生提供更多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六所大学(以下简称“六校”)2014年共同实施自主选拔“自强计划”。
1、招生对象
主要面向83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的中学,以及全国所有的乡镇农村中学招生。考生本人应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农村户籍的考生优先。
2、报名和选拔方式
2014年六校自强计划的网上报名时间为2013年11月21日至12月15日,报名网址为
-tsinghua.edu.cn
。考生可报考六所高校中的任意三所高校。“自强计划”考生无需缴纳报名费用。
本计划采用中学推荐的方式报名,每个符合推荐条件的中学至多可推荐3名学生。中学应在校园显著位置公示选拔通知、报名办法、选拔标准和遴选程序,做到信息公开和程序透明。
中学按照已公示的标准和程序选拔符合要求的学生。选拔结果和推荐理由应在校园显著位置进行公示,接受各方监督。
被推荐的学生在
-tsinghua.edu.cn
进行网上报名、打印网上报名申请表同时下载打印中学推荐表,由中学负责人填写对推荐学生思想品德、家庭状况、成长经历、特殊事迹等情况的详细描述,同时,由中学提供关于被推荐人选拔情况标准、遴选程序、公示信息反馈,以及说明被推荐学生个人情况的其他材料,并加盖中学公章;网上上载已签字和盖章的网上报名申请表、中学推荐表、中学关于被推荐人选拔情况标准、遴选程序、公示信息反馈和说明被推荐学生个人情况的其他材料的扫描件。
六校将依据考生网上报名和上载的所有资料,分别组织专家独立评审,并初定于2013年12月23日前后在报名系统中公布初审结果。初审结果只对给予该生初审通过的高校有效。
六校自强计划初审后的选拔和录取安排由各高校自行确定。通过初审的考生,须参加各校组织的后续相关选拔和测试活动,具体办法由六校依据各自情况和政策分别公布。
特此公告。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
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办公室
2013年11月21日
以上就是清华教授直言不讳:能稳定考前三名,靠的不是智商,是哪几点习惯?(继北大退档贫困生后,清华大学录取贫困生创新高,对清华来说是利大还是弊大?)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飞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