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9 09:33:09 | 飞卢网
关心2022年贵州省最低分本科大学的人很多,想知道贵州省收分最低的公办二本学校有哪些。本文将介绍2022年贵州省可以低分
捡漏
的公办二本院校,包括贵州省分数最低的文理科公办二本大学名单。
根据2021年贵州省高考各大学分数线可知,贵州省文理科中分数线最低的十所 公办大学 如下:
(本文列表大学均为贵州省内大学,各位贵州省同学和家长, 可以在本文前后输入分数,查看全国内能上的大学 )
①贵州省理科 录取分数线 最低的公办本科大学
1、 贵州财经大学 (中外合作):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367分
2、 贵州中医药大学 :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367分
3、 贵州师范大学 (中外合作):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373分
4、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373分
5、 贵州理工学院 (中外合作):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375分
6、 贵州商学院 (中外合作):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375分
7、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382分
8、 六盘水师范学院 :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391分
9、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392分
10、 安顺学院 :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396分
②贵州省文科录取分数线最低的公办本科大学
1、贵州财经大学(中外合作):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479分
2、贵州商学院(中外合作):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480分
3、贵州师范大学(中外合作):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483分
4、贵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485分
5、贵州大学: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486分
6、贵阳康养职业大学: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494分
7、贵州商学院: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499分
8、六盘水师范学院: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509分
9、安顺学院: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510分
10、 贵阳学院 :2021年最低分数线为510分
贵州380分左右的理科大学二本学校如下:
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嘉应学院、三明学院、新疆科技学院、茅台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关蓉学院、上海杉达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西安思源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齐鲁理工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长春建筑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院、武汉商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各校的投档人数是根据各校在本省录取人数的1.2倍投档,投档以后学校招生办从这1.2倍中以分数和志愿为主,参考学生档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计划内人数录取,其录取的学生中最低分就是该校的录取线。2023年6月23日,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开始公布。
录取线的全称是普通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高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
院校调档:
院校调档线是各高校录取考生时对某地报考该校的考生在文化成绩方面的最低要求。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本校的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及本校在该地招生计划数来确定,每年都会变化。
一般来说,同一批录取院校之间的调档线是有较大差别的。而且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省(市、区)招生,每年也有差别,比如有的院校在某个省(市、区)的分数线可能很高,而在另一个省(市、区)则可能较低。这种现象是由当地考生第一志愿报考该校人数的多少导致的。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400分左右的公办二本大学的相关内容。
高考400分左右的公办二本大学有黄淮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平顶山学院、新疆师范大学、长春工程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哈尔滨学院等。如下:
院校名 院校最低分 文理科 批次名称
黄淮学院 406 理科 本二批
吉林外国语大学 406 理科 本二批
江西中医药大学 406 理科 本二批
平顶山学院 406 理科 本二批
新疆师范大学 406 理科 本二批
长春工程学院 405 理科 本二批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405 理科 本二批
哈尔滨学院 405 理科 本二批
黑河学院 405 理科 本二批
沈阳科技学院 394 文科 本二批
长春建筑学院 393 文科 本二批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392 文科 本二批
哈尔滨石油学院 393 文科 本二批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393 文科 本二批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395 文科 本二批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395 文科 本二批
黄淮学院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8人、副高级职称416人,博士近300人;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余人,并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以上内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