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4 05:46:43 | 飞卢网
陕西高考赋分的,具体如下:
陕西新高考总分为750分,为3+1+2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总分450;从物理/历史中选1门,满分100分,采用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他2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200分,采用等级分计入总分。
陕西3+1+2模式中的“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参加统一高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原成绩计入考生总分;“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科中选择一科。各省自行命题,原分数计入考生总分;“2”是指:考生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科中选择两门。选考由各省提出,分级成绩通过分级计入考生总成绩。
语文、数学、外语为三个统考科目,每科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包括听力考试30分。3每门选修考试科目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分数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成绩计入总分。学生选考科目必须在选考科目资格考试成绩合格。
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科目的难度不同,报考相应科目的考生群体不同,所以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比如考生A考了思想政治,考生B考了化学,都是80分。考生A在所有思想政治考生中排名第100,考生B在所有化学考生中排名第1000。
简单地将他们各科成绩加到考生总成绩中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成绩按照一定的规则转换成年级成绩,以解决不同选修科目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举个例子,某次考试:学生A历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学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此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统考科目(语、数、外)仍按卷面分计算。
1、缩小学科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高考改成六选三随便组合,总共20种组合方式,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而之前文理分科时,则方便很多。另外,高校在录取时,学生之间因选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较。
2、缩小试题难度不同的分数差异。同一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在众多的考生中,无论同一科试卷难度如何,按照成绩的高低梯度都能较好的表示出学生的水平差异。
3+1+2选科政策(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 ,即3是语数外,1是物理或者历史必选一门,2是生物化学政治地理中不分文理任选两门。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为必考科目,不分文理科。涉及到“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
什么是赋分制?“3”:语文、数学、外语3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1”: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也就是说,涉及到“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赋分制的含义:新高考下实行等级赋分,让选择同一科的同学进行对比,然后赋分,这样有利于解决因试题难度不同而导致的不公平。
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
具体换算过程: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等级、赋分区间。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飞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