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主要在选拔定位、招生专业、入围校考依据、录取方式四方面有区别。“强基计划”的实施,不仅会优化高中育人方式,也促使高校培养人才的优化。
自主招生(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指高校可以自行命题进行招生,区别于高考统一录取。
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一般通过考试后招生学校会与其签订招生考试合同,签订合同后,一般可享受降低十分至几十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另外还有专业选择方面的优惠,具体合同要与学校协商。2020年起,教育部宣布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飞卢网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高考结束后的学生们都在学校录取之间忙碌,而国家也出具了一些关于学生报考的政策,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的区别在哪里?
一、在选拔定位上有区别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而自主招生是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二、学校范围不同
“强基计划”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开展试点(A类36所)。自主招生是90所(部属高校77所,省属高校13所)。
三、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是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及历史、
哲学、
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
四、高校考核依据
“强基计划”是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指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
五、录取方式
“强基计划”:高校安排分省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
六、培养模式
“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强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自主招生:培养模式一般与通过统一高考录取学生无区别。

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区别?
主要区别:①招生定位不同。强基计划主要是招有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而自主招生是招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②招生专业范围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而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涉及的学校不同。原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有90多所,强基有36所,就是双一流中的一流大学A类。数量只有原来的40%。这个对没有双一流A类学校的省份来说,是个噩耗。因为从自主招生的成本来看,本省有可能名额会多一些。
要参考高考成绩。原来的自主招生不关心高考成绩,主要是看考生的简历,高校自己组织考试的成绩,只要被高校录取了,高校就降分,最低可以降到一本线。像蒋方舟就被清华降了60分录取。现在的强基以高考成绩为主,能申请强基就要看高考成绩,再看特殊才能。在录取的时候,高考成绩占85%,还有综合素质评价,余下的是高校综合考核。没有给出高校综合考核的比例,感觉上也就占10%。
后续的培养方式不一样。原先自主招生进来后,就跟普通考进来的学生没区别,像蒋方舟进入了清华,跟普通学生一样上课、吐槽,本科就毕业出去工作,没有看出跟其他学生的异同。强基则要求对计划内的学生高水平师资培养,奔着博士去。从这个第二和第四点来看,自主招生的特殊更多的在招人,强基计划的特殊更多的在培养。
以上就是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飞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