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0 09:58:20 | 飞卢网
回望过去,让我感到压力很大的事件,是高考升学的时候。
那时正是备考的关键期,时间尤为紧迫,学习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很大。
我认为高考是人生必经的阶段,要正确看待压力,正是有压力才能更好地成长。
在当下冲刺的那个时期,我认识到要想脱颖而出,就要把功课学扎实。于是
通过拆解学习任务,一点一点的学习和巩固,直至调整为良好的学习状态。
当内心不堪重负时,就会进行自我激励,以积极的语言暗示自己,进而调节自己的心情。
1.直面学习上的压力
在即将迎接高考的前期,那种压力感是很强的。每天在教室里学习,仿佛像上了链条的机器,不停地学习和刷题。再加上,学校营造的紧张学习氛围,一度使我内心高度紧张。后来转念一想,既然这个压力躲不掉,那就只能直面压力。正所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当我学习压力很大的时候,我通常会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督促自己投入学习,奋勇向前。
2.分阶段拆解学习任务
那个时候升学压力非常大,一方面很害怕自己的学科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另一方面又担心高考时自己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水平,由此与自己喜欢的大学失之交臂。正是源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让我开始把注意力放到攻克学科知识上, 按照学科的难易程度,结合自己的学习状况,把学习任务一一进行了划分,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刷题。 坚持了一段时间,心理压力慢慢减小了,内心也没有那么紧张和焦虑了。
3.当学习状态不好时,会进行自我激励
当时,大家都在拼命的学习和赶超,每天学习也都是分秒必争的,感觉自己像上紧了的发条,一直紧绷着神经,根本没有停歇的机会。在这样高强度的环境下,每当被学习压力压得喘不过来气时,我就会进行自我激励。 比如:每走一步,就距离目标中的大学更近一步;奋力向前,才有更多选择的可能; 这样激励,一方面是鼓励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在给自己加油打气。当心情状态调整好时,就开始专注于学习,并逐步攻坚学习难题,不被压力吓退。
在我看来,高考遇到压力很正常,因为那是当下学生的常态。在遇到学习压力的时候,要懂得舒缓自己,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同时也要遵循自己的学习节奏来安排学习任务,不能操之过急,循环往复的话,就会有好的效果。
2024 年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今年没有考好,建议你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来决定是否复读:
1. 学生本人的意愿和态度:复读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学生本人没有坚定的意愿和积极的态度,很难坚持下去。因此,必须权衡自己的情况,包括自己是否适合复读和是否有足够的动力。
2. 考虑高考分数和心理状态:高考分数和心理状态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今年的成绩接近目标,或者已经达到了目标,那么复读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发挥好,那么可以考虑复读。
3. 考虑未来的发展:未来的发展是考虑是否复读的另一个因素。如果复读可以帮助你达到未来的目标,例如进入理想的大学或从事理想的职业,那么考虑复读是有意义的。如果你的目标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那么复读可能不是必要的。
4. 具体复读计划:如果你决定复读,制定一个合理的复读计划非常重要。这包括选择好的辅导机构、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时间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等。只有制定好具体、可行的计划,才能更好地复读。
总之,复读是否值得需要权衡各方面因素,包括学生本人情况、高考成绩和心理状态、未来发展以及具体复读计划等。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做出符合自己情况和发展的决定。
飞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