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9 07:53:03 | 飞卢网
赋分的意义是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
1、高考赋分的意义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即按照分数排名百分比换算的分数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
2、等级赋分是为了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创造出来的一种制度,将每科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
3、在经过转化后成绩普遍会比原始分有所上升,缩小了考生之间的分数差距。
4、在新高考中,为了避免考生因为选择难度大的科目而导致分数低的情况,评分制度正好解决了这样一个弊端,保证了选考科目的公平性。
赋分和传统计分的区别:
1、赋分制重点在排名,是将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绩,也就是卷面分进行高低排行,在排行过程中, 将考生的各科成绩按照分数划分为不同等级,并“赋予不同的等级分”。
2、可以很明显的表现每个学生在总体水平中所处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学生所处等级,并不是考出来的成绩,最终学生能被哪个档次的院校录取,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
3、在赋分制中,不管分数是多少,在考生中排名的占比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成绩的最终因素,赋分制的核心,简单一句话概括:卷面成绩得出排名,按排名计算赋分,赋分成绩计入高考。
4、原始分,重点在分数,等级赋分制,首先,学科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被缩小。其次,更公平。
其实“赋分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高考出现了“不分文理”的特点,学生能够选择的组合很多,但每一科的难度大不相同,采用赋分制,可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
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属于必考科目,不在赋分的范围之内,而物理和历史则采用的是二选一,剩下的四门科目中,同学们将进行“四选二”,因此在高考中,学生选择的4门科目中,进行赋分。
与此同时,赋分制并不是单纯地对卷面成绩进行赋分,而是结合卷面成绩和单科成绩排名进行赋分。
当取消了文理分科之后,赋分制的最大优势在于平衡了政治、生物、化学和地理这四门科目之前存在的难度差异。
除此之外,学生的成绩进行了赋分之后,他们每科成绩原本的排位并不会改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当然,无论赋分制怎样公平,我们都不能否认的是,任何一种方式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会存在一些“缺陷”。
但对于家长来说,最关心的自然是赋分制对孩子的影响,从直观的角度来看,部分学生的分数会比原来低,具体来讲,对学生有两方面的影响。